第147章 初会【三】(第2/2页)

主公,我并非是想要帮刘皇叔辩解,只是这件事若传扬出去,岂不被人笑话,主公气量不高?”

袁绍的脸色,顿时沉下来。

他素以雅量高致而自诩,自然听不得这种话来。

“公则,回去告诉显思,若没有马匹,便与我说明。

某虽算不得宽裕,但几百匹马,乃至千余匹马,还拿得出手,却要与人相争,实在有失体统。”

郭图的脸色很难看,却咬着牙,躬身领命。

袁绍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可算是已经表明了态度。

这件事情,就是袁谭做的不对!

如果再争执下去,只怕会使袁谭心生不满。可如果就这么罢手,郭图又有些不太甘心……

“主公,那刘皇叔得了主公所任,确有令曹操封赏。

扬武将军一职,可谓关系重大。曹操拜刘皇叔为扬武将军,掌征伐之责,其意未免有些古怪。”

蓬!

坐在许攸身旁的田丰,手中拐杖在地上一顿,厉声骂道:“公则,莫非与刘皇叔有私怨?”

“啊?”

“曹操封赏刘皇叔为扬武将军的时候,刘皇叔尚在齐郡,正与泰山贼交锋,又如何勾结曹操?此必曹孟德离间之计,想要主公对刘皇叔心生间隙。越是如此,就越说明曹操对刘皇叔忌惮颇深。我实在不明白,公则你也算得上是一方名士,何必效仿小人,做这等龌龊事?”

“田先生……”

郭图满面通红,张口结舌。

他原以为泼点脏水算不得大事,却没想到今日堂上,竟然所有人表示反对。

田丰,从来不参与两位公子之间的争斗,许攸更是对此不感兴趣,只对袁绍忠心耿耿……

可现在,这些人居然联起手,为刘闯jìnháng辩护。

郭图发现,他似乎是小觑了众人。

袁绍突然道:“中陵侯其人,我素来敬重。

公则可能不太清楚,中平二年时,我隐居洛阳,与子远结交。时中常侍赵忠诬陷我蓄养死士,故而欲对我不利。叔父知道之后,与当时为谏议大夫的中陵侯联名举荐,令我做大将军掾,故而赵忠不敢再对我不利。后我升任虎贲中郎将,也得中陵侯举荐,子奇公乃我恩人。”

说到这里,袁绍脸上浮现出一抹古怪笑容,看着郭图。

郭图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那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郭图又怎知道其中的奥妙?

“中陵侯被十常侍所害,我曾派人前往颍川,想要保护子奇公家小,却不想晚了一步。

这许多年来,某一直深感愧疚。而今子奇公未绝嗣,刘闯起于民间,闯出这么大的家业,我实为中陵侯高兴。唉,一晃竟过去这许多年。想当年刘闯满月时,我随叔父前去道贺,至今犹未忘怀。

对了,听说那刘闯,有万夫不挡之勇吗?”

袁绍说话慢条斯理,虽然是官话,却带着些汝南口音。

他这句话,是询问站在身后的袁尚。

袁尚未去东平陵和袁谭汇合,而是直接返回邺城。

听袁绍询问,袁尚连忙道:“此人,有霸王之勇。”

“哦?”

“父亲当知眭元进……便是文丑将军,对他也颇为赞赏。

如此猛将,却抵不住刘皇叔两椎之力,便被刘皇叔击杀……不瞒父亲,孩儿当时还有些瞧不起刘皇叔,以为此人徒有虚名。为此,孩儿还把心爱的坐骑输给刘皇叔,如今思来,仍有些心痛。不过,孩儿却觉得,这次输得心服口服。刘皇叔虽说好财货,但确是有些真本领。”

袁绍闻听,顿时来了兴致。

“说来听听?”

“我与他论中陵侯所作《扫清万里》奏,可刘皇叔似乎更推崇中陵侯《民以食为天》疏。他还作过一首诗,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民事颇为看重。孩儿以为,这与刘皇叔幼年所处环境有关,故而他更重实利,比如那几百匹战马。”

绕来绕去,最终又转到刘闯带走的那些马匹身上。

袁绍忍不住哈哈大笑,“孟彦自幼蒙难,生活在市井之中,难免会有些贪好财货,更重实利。

他才能应该还是有的,可惜却不等大雅之堂,难与高士同席。

想必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对财货如此看重。显甫能有此雅量,倒是让我感到非常开心……”

袁绍,并不认为刘闯贪了几百匹马是什么大事。

他更看重的,是袁尚在这件事里面,表现出来的气度和心胸。

郭图面色惨白,暗自叫苦不迭。

本想着给刘闯泼脏水,哪知道却平白便宜了袁尚。袁谭此举,恐怕适得其反,会让袁绍对他更加不满。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郭图心里叫苦,而袁尚则不免有些自得。

不过,田丰却眯起了眼睛,白眉簇动,片刻后突然道:“三公子。”

袁尚连忙躬身道:“田先生有何吩咐?”

“我听人说,刘闯在北海国大兴屯田之事,不知道你可知晓?”

“这个……”袁尚愣了一下,“却不太清楚。”

“元皓,何以有此问?”

田丰微微一笑,“主公与中陵侯有旧,丰何尝不是与中陵侯相识?

想当初,中陵侯上‘民以食为天’疏的时候,丰便极为赞赏,更与之争论许久。今刘孟彦在北海国,大兴屯田,使生民饱腹,丰亦极有兴趣。显甫,你可知友若之女何时嫁去北海国?”

“这个……”

袁尚想了想,“听子山说,当在十二月初。”

田丰转身,拱手与袁绍道:“主公,丰欲往北海一行,前去探望一下故友之子,顺便想看一看,他在北海国所推行屯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