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2/3页)

钟繇冷笑一声道:“非是我小看他,他绝非文若对手。

至于刘表,更不足为虑。张绣此前被曹公打得吓破了胆,而刘表手中,不过乌合之众,又能成得什么大事?孟彦,听我一句劝,罢了心思,随我回颍川。我和文若,保你一世富贵。”

这一句话,已经把钟繇的立场表现的非常清楚。

刘闯抬起头来,看着钟繇,目光中透着一抹森然。

而钟繇则毫无惧色,目光迎着刘闯,面露坦然之色。

他虽然是和刘闯第一次相见,但是这两年来,他对刘闯的了解,却颇为深刻。

他相信,刘闯会做出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舅父远道而来,想必已经累了,还是先去歇息吧。”

刘闯长身而起,大袖一甩,转身便离去。

钟繇在他身后道:“孟彦,我知道你心里或许对我不满,但我却是为你好,绝无半分私心杂念。曹公给你的时间不多,若初十你不予答复,他便会起兵来攻。而今广陵郡,早已人心惶惶,百姓思定。而陈珪和陈登父子,在广陵威望颇深,你又岂能占得便宜?望你三思而行。”

刘闯身形一顿,却不理睬钟繇,径自离去。

看着刘闯的背影,钟繇也不禁嘴里发苦,暗自叹息一声,转身往外走。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刘闯会因此对他心生不满。

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会感到恼怒异常。

可在他看来,刘闯真的是太年轻了……威望资历皆不足以担当大任。曹操不管怎样,那是一步步杀出来的威望。从黄巾之乱时崛起,刺杀董卓,二十二诸侯讨伐董卓,无数次亲临战场,在一次次失败当中,建立起而今的威望。更不要说他奉天子以令诸侯,羽翼已经丰满。

这种情况下,刘闯和曹操相比,差距实在太大。

他此前靠着刘陶的余荫和郑玄的威望,在北海国站稳脚跟,更夺取东莱。

可是这根基,却实在不够牢固。

这次徐州之战,就可以看出端倪……曹操不是收拾不得他!若曹操真要狠下心找刘闯的麻烦,刘闯就算是有北海和东莱二郡,也根本无法和曹操抗衡。既然如此,又何苦来哉呢?

不管怎样,我问心无愧。

我所为者,乃汉室江山之中兴,更是为大兄而着想。

想到这里,钟繇深吸一口气,步履随之变得更加坚定:总之,我定要说服孟彦,保大兄血脉!

••••••••••••••

县衙后宅花园里,刘闯坐于凉亭中,一言不发。

钟繇的选择,他可以理解。

说实话,钟繇能够为他着想,说出那番话,已经是情真意切。

虽说名义上,钟繇是他舅父。可事实上,刘闯和钟繇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他愿意这样保他,也算是尽了心意。

可他那番话。却实在是有些打击人。

但转念。刘闯又释然了!

他自一千八百年后重生于三国。对于三国时代,了解颇深。

所以,他知道他还有机会……而钟繇虽则是经世之才,那荀彧更是国之栋梁。可时代的局限性,又怎可能知道后世的发展。别的不说,他们又怎可能似刘闯这样清楚,袁曹之间的战争,足足持续了八年。哪怕是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从未中兴过汉室,到最后汉室被曹操的儿子所篡夺?

这是刘闯的优势,可是他不能告诉别人。

他还有机会,而且颇有希望能够成功……

为一方诸侯,指挥千军万马,大旗一挥,千个人头落地!已经品尝过醒掌杀人剑,醉卧美人膝的滋味以后,又岂能会甘心屈居人下?别的不说,马超最初是何等风光。横行关中,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哪怕那只是演义。却足以显现出,马超当时的厉害。结果归附了张鲁,投降了刘备之后,又是什么结果?被人猜忌,家破人亡;到最后不得重用,郁郁而终……

刘闯心里非常清楚,他已经不再是那种可以忍气吞声,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刘备可以忍辱偷生,那是因为他还没有真真正正,品尝过权力的滋味。而刘闯,却已经感受到那那其中的美妙味道。所以,再让他去卑躬屈膝,他做不来!即便是明知山有虎,他也只能向虎山行。

可是……

一阵脚步声,打断了刘闯的思绪。

抬头看,却是陈宫和张辽前来。

二人在凉亭中与刘闯见礼之后,便坐在两侧。

“公子,若孙策背信,当如何是好?”

孙策在丹徒,屯兵两万。

从丹徒到江都,不过一衣带水,甚至不需一日便可以打过来。

他手中,握有强大水军,可以渡江而击。到时候刘闯只能被动防御……若江都被攻陷,广陵危矣。

广陵若被占居,刘闯后路随之被断。

十日……

听上去似乎不是太长。

可刘闯知道,曹操也好,孙策也罢,都不可能给他留有这么长的时间。

局势正如钟繇说的那样,已经坏到了极点。

刘闯抬起头,看着陈宫道:“公台,我有一事相求。”

陈宫一怔,连忙起身躬身道:“公子何来‘求’字一说?但有吩咐,宫定当从命。”

在陈宫想来,莫非刘闯求他的事情就是,让他拖住曹操?

哪知道,刘闯道:“我要公台与文远,率飞熊卫即刻离开高邮,前往东陵亭。

同时,我会让子仲和文向协助公台……我在这边,拖延十日,待海船返回,你们即刻登船,离开广陵,返回北海国。”

这一句话出口,把陈宫和张辽都吓住了。

两人相视一眼之后,突然屈身匍匐低声,“公子岂能如此?

公子乃北海之主,断不可如此冒险。辽与公台,愿留守高邮,死战阻敌,护公子安全撤离。”

“安全撤离又能如何?

钟元常说的没错,这次乃皇帝制诏,我根本无法抗命。

若我抗命,北海危矣。到时候曹操以谋逆造反之名出兵伐我,那袁绍恐怕也不会出兵相助。所谓诸侯,不过无情无义之辈。我曾厚待孙伯符,到头来孙伯符不还是一样,要来伐我?

一旦我抗旨,北海必将遭遇战火波及。

说实话,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北海国也未曾做好准备……

所以,我决意前往许都。

曹操针对的是我,而不是你们……公台,你莫要开口,听我把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