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幽州牧(第3/4页)

机伯,名叫伊籍,是刘表身边的老人。

他也是荆州治下,少有对刘备心存好感的人……事实上,除了荆襄士族之外,大部分刘表从山阳老家带来的老臣,对刘备还存有几分善意。

刘备闻听,不由得心生悲戚。

两行热泪没由来滑落,他泣声道:“想我刘备,与荆襄名门素无恩怨,何以如此害我?”

陈登道:“玄德公莫难过,其实以我看来,去新野也不是一桩坏事。

玄德公在樊城。便等于在刘景升眼皮子底下,任何动作都会被刘景升觉察,反而放不开手脚。若去了新野,倒可以有回旋的余地。只是这些荆襄士族却有些麻烦,还要设法挽回才是。”

“那,该如何挽救?”

陈登想了想,轻声道:“我听机伯说,后日水镜山庄司马德操开讲《尚书》,到时候荆襄名士必然云集。玄德公何不趁此机会前去。一来可以结实一些荆襄名士,二来也能趁机招揽些人才。

玄德公而今手中,可用之人不多。

我与孝起虽能帮衬玄德公,但还需更多贤士帮衬……那水镜先生司马徽在荆州颇有名望,若玄德公能够得司马德操的帮助。相信很快可以获得荆襄士人接纳,与玄德公有莫大好处。”

水镜先生,司马徽?

刘备闻听之下,心中一动,脸上的阴霾顿时散去,忍不住连连点头……

••••••••••••

建安六年五月,袁曹开战。

只是战事一开始。并不似刘闯所预料的那样,曹操节节取胜,袁绍无法抵挡。事实上袁绍并非无能之辈,他吸取了官渡之战轻举冒进的教训。指挥七万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徐晃、曹洪和夏侯渊都不是等闲之辈。

奈何袁绍占据兵力优势,双方数次交锋,袁绍大获全胜。

而远在高阳的谈判。也随之陷入僵局。

荀谌和辛评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好几次都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荀谌决定主动放弃谈和,返回涿郡进行部署。而辛评更没有阻拦,在谈判失败之后,立刻返回邺城向袁绍禀报。

这次刘闯和袁绍之间的谈判,已进行了一个多月。

只是从局势上而言,袁绍因为数次胜利,一改之前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特别是在许都传来汉帝下诏,拜刘闯为幽州牧,车骑将军,良乡侯,都督并幽的消息之后,袁绍更勃然大怒。他旋即下令,命张南焦触征集三万大军,屯兵易水河畔,欲教训刘闯一番。

之所以袁绍如此强硬,也是因为刘闯北疆战事不顺。

太史慈夏侯兰和魏延三人在最初取得弹汗山大捷后,便与呼厨泉的南匈奴兵马合兵一处,围攻受降城。步度根无奈之下,派人前往稽落山向轲比能寻求援助。轲比能此时尚未统一西部鲜卑,而且和步度根之间,也颇有矛盾。但终究同为鲜卑人,轲比能见步度根危险,旋即答应出兵相助。四月中,轲比能召集两万大军,兵进受降城,意图与步度根内外夹击。

战局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伴随着轲比能出兵,南匈奴的态度也开始暧昧起来。

最明显的就是,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不愿意再继续围攻受降城,有意率部退回朔方……

要知道,刘豹本来就不太愿意和汉军联手,他与呼厨泉之间更矛盾重重。之所以出兵,完全是因为呼厨泉的命令所致。刘豹虽然实力强横,可呼厨泉毕竟是南匈奴大单于,他也不想过分得罪。可现在,呼厨泉也有些犹豫了,刘豹自然不愿意继续出力,这也使得联军内部,顿起争纷。

消息传至平岗,刘闯也不禁感到头疼。

他急忙把诸葛亮、徐庶和陈宫找来,商议对策……

“而今受降城联军人心浮动,那刘豹一直叫嚣着要撤兵,令士气低落。

如此一来,势必会令呼厨泉更加犹豫,到时候南匈奴一旦撤兵,子义他们便要独自面对鲜卑大军。弄个不好,南匈奴很有可能会趁机作乱,到时候他们和鲜卑勾结,则北疆必然大乱。”

刘闯眉头紧蹙,看着身前的沙盘,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而诸葛亮与徐庶,也沉着脸,半晌不见出声。

“孔明,元直,可有对策?”

诸葛亮抬起头,向徐庶看了一眼。

徐庶则微微一笑,“呼厨泉现在只是犹豫,也就是说尚未作出决断。

此人优柔寡断,素来对汉室心存善意。只要他不改变主意,南匈奴就乱不起来……唯一麻烦的便是这个刘豹。我听说。这个刘豹极为骄横张狂,且野心勃勃。想他本是南匈奴王子,于夫罗死后,碍于匈奴习俗眼睁睁看着呼厨泉登上大单于之位,他这心里早就有不满之意。

此人不死,必为祸事。”

刘闯听得一愣,诧异向徐庶看去。

我们在谈论受降城战事,好端端怎么扯到刘豹的身上?

当然,徐庶说的也没有错。这个刘豹的确是一个麻烦……后来五胡乱华中前汉皇帝刘渊,便是刘豹之子。可以说,正是这南匈奴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也给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

只是,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刘闯不明白,可是诸葛亮却听明白了徐庶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轻声道:“既然如此,便要烦劳元直辛苦一遭,前往受降城来解决这一场危局。

鲜卑援军,方出稽落山。

元直现在前往受降城,估计还来得及!”

徐庶诧异向诸葛亮看去。心中不由得有些赞叹。

这位历史上的诸葛四友之一,而今却并不似历史上那样,对诸葛亮敬佩。

他和诸葛均关系莫逆,时常听诸葛均说。自家兄长如何如何了得。可是在徐庶眼中,诸葛亮年不过二十,方弱冠而已。能有今日地位,恐怕更多是凭借他的身份。凭借刘闯的支持。

所以,徐庶对诸葛亮一直不太服气。

可现在。他才开了个头,诸葛亮便猜出了他的想法,让徐庶不由得感到惊讶。

看起来主公看重诸葛亮,绝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是他的小舅子,而是因为这家伙有真才实学。

那么,另一个在军中流传,号称和诸葛亮不分伯仲的司马懿,恐怕也不简单。

只是司马懿现在很低调,他主持黄阁,不显山露水,除了刘闯等少数几人之外,无人知晓此人的存在。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便是袁绍曹操,也只知道诸葛亮,而不清楚那司马懿……司马懿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也可以看出,刘闯的帐下,真的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