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建安八年,东线无战事【一】(第2/2页)

坚昆,和后世的吉尔吉斯族同根同源。

《史记》当中,坚昆又做‘鬲昆’。

在唐代时期,坚昆名叫吉嘎斯;而到了元代则称之为吉尔吉斯;至清代,又唤作‘布鲁特’。

在蒙古人崛起之前,北亚的白种人和黄种人大体以西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界。

坚昆是赤发碧眼的白种人,而丁零人则属黄种。

汉代时期。坚昆主要是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从事畜牧业,又兼农业和狩猎,是当时西西伯利亚平原上一支极为强大的力量。其牧地辽阔,几乎将叶尼塞河流域的草场全部占居。

《汉书》当中曾记载‘坚昆东去单于庭七千里。南去车师五千里,与乌孙、塞种毗邻,又与匈奴接壤。从这方面而言,坚昆是漠北地区最大的部族。西汉年间,汉将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匈奴单于任命李陵为右贤王,长期驻于坚昆。其后人,以及西汉王昭君的后代与坚昆人融为一体。

公元前四十九年,匈奴西征,吞并坚昆。

而后鲜卑崛起,坚昆复又依附鲜卑……而至现在,坚昆拥有强兵三万,更成为漠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如果鲜卑没有发生内乱,坚昆是绝对不敢答应儿禅的请求,与鲜卑人为敌。不过,也正是因为蹇曼的崛起,鲜卑自建安六年起便内乱不止,极大削弱了鲜卑的力量。坚昆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也产生了窥视之心,便答应儿禅,联手南下。

丁零、坚昆两部大军,又联合乌孙、呼揭部落,大军几近二十万,浩浩荡荡南下而来。

这种情况下,步度根轲比能与蹇曼三人,也不敢再继续斗下去,于是决定休战,联手对抗丁零坚昆联军。

成公英这时候选择走漠北,倒是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

他从燕京逃出之后,晓行夜宿,更不敢表露身份……在抵达幽州西北边塞城市马城的时候,他设法混入一支前往西域的商队,而后离开幽州,穿越弹汗山,一路向西行进。

离开幽州之后,成公英总算是松了口气。

刘闯对他的确是心生杀意,不过现在看来,他还算是遵守了规矩。

所以,成公英也放了心,开始留意这塞北的景色。

已到了暮秋时节,塞北秋风萧瑟,隐隐带着一丝严冬的含义。成公英对这种景致,倒是不太陌生。不过他一路走下来,却发现这塞北与河湟乃至西凉相比,虽同样萧瑟,又隐隐含着勃勃生机。

与商队中的人交谈,成公英更得知,这支商队是中山张氏名下。

他们主要是经营从西域到幽州的商路,把西域各种异域货物送来幽州,又将中原货物卖到了西域。

“而今赖皇叔威名,总算是重新打通了西域商路。

你是不知道,那些西域的稀罕物品甚多,在这边销售极好;而且,那些西域商品到了燕京之后,会迅速被送往江东、中原以及交州各地,并且从那边换来极其丰厚的回报。我们走这条商路不过一载,却抵得上过去十年间的收益……呵呵,皇叔对此,也是表现的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