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06 耿正直臣犯颜批鳞 柔怀亲情怡色抚子(第3/4页)



  听纪昀绘声绘形陈说着,乾隆心里也一阵悲酸凄凉:其实他心里原本并不憎恶这位三代老臣,只是万几宸涵百务丛杂时心里烦躁,碰上张廷玉不依不饶三番五次缠着闹自己身后荣名,厌的只是“依老卖老”四个字。毕竟几十年相与共事,曾为师生又为君臣一场,想到他垂暮之年落这样下场,乾隆不禁情动于中,幽幽的目光望着前方,许久才问道:“他还有甚么请你代奏的事么?”

  “他请皇上下旨严议他的罪,教训军机处臣子以为儆戒。”纪昀沉重地说道,“他还说,狐死首丘①,此时极思念桐城家乡。无论皇上怎样发落,念及他一头白发三世老臣,允许子侄辈送柩还归旧桑梓……”

  ①狐死首丘:狐狸死时望着丘陵不忘生地之意。

  乾隆听着这些话,字字椎心泣血,他的心一直向下沉落,倏然间想起,幼时和五弟弘昼在御花园爬树摘海棠果儿,张廷玉恰陪父亲进园,父亲一脸愠怒站在一边,张廷玉两手张着在树下,唯恐他兄弟唬得跌落下来,那张焦急忧虑又慌张的面孔,当时过后还觉得可笑,此时想起真是百味俱全。他叹息一声,对纪昀说道:“你再去看望衡臣,告诉他朕已经息怒……处分的事告诉礼部免议。叫他安心养病,一切待痊愈后再说……至于回乡,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不要想这些事,宽心荣养,不要忧惧。待朕回南京,还要接见他……”他的嗓音也哽咽了,许久才道:“你回去办事吧!”

  “扎……”纪昀叩头退了出去。

  纪昀去后,乾隆舒了一口气,已是缓过神色,只是看去有些忧郁,回过脸来看了看福康安,眼神又转柔和,许久才道:“几时到扬州的?这个天气,穿得太单薄了吧……?”福康安听他这样温馨问话,心中一烘一热,暖洋洋的,说不出的一份感动亲情油然而生,身子躬了躬,陪笑说道:“皇上太关心太厚爱了,奴才禁受不起呢!奴才是正月初八到扬州的,北京出来时没想这里会下大雪,略单薄些。不过奴才打熬得好身子骨儿,父亲以军法治府,讲究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北京穿单衣雪地里风浴,这点子天气算不了甚么。”他黑嗔嗔的目光看了乾隆一眼,又垂下眼睑来。乾隆听他一口一个“奴才”,心中无论如何不是滋味,无可奈何地咽了一口唾液,说道:“你太是个任性……往后不可如此浮躁,懂么?”

  说“任性浮躁”,母亲父亲训斥过不知多少次,本来能懂的话,乾隆问出来“懂么?”倒问得福康安一阵懵懂,他诧异地望望乾隆,乾隆仍在慈祥地看自己,忙低头回道:“皇上训戒的是!奴才一路走,盛世繁华百姓乐业,只是官员太拆烂污,问问百姓,竟没有一个口碑好些的,奴才深知皇上夙夜求治,指靠的就是这些宫,恨他们不能精白其心,辜恩溺职,一路走,一路弹劾整治了几个忒黑心的官儿。奴才年轻,处事不周,临事急躁,打骂官僚,开仓赈民,甚至砸米店分粮,都是有的。有些和当地官府商酌过,有的是临机事急处置,虽然随即有奏折递主子,毕竟冒撞鲁莽,请万岁训诲处置——这次在扬州,几乎又砸了瓜洲渡驿站……”因将首尾约略奏了,“母亲平时再三告诫,越是皇上信赖,越不能恃宠骄纵。这都是奴才读书养性欠缺的过,但只自问是为朝廷为主子,就一味莽撞作了去。”

  “朕不指你这个。”乾隆听得很仔细,不时点着头,听完却笑了,“如今宗室子弟,国戚勋旧里头,都在所谓‘和光同尘’。朕尚宽大和平中正,又是无为而治,他们便以为国事可以漠然置之,每日只是吟风弄月弹曲弈棋写诗填词装风流倜傥混名士场儿,或者听曲子看戏串馆子,养成一种萎靡不振的颓唐气负,汉化得比汉人更其荒唐无聊。朕巴不得多出你这样的侍卫,不事空谈勇于任事!别说你作的都对,就是偶有不是处,从内里讲是忠君爱民,朕也断没有罪你的理!”福康安一阵兴奋,眼中放光,觉得欠老成,敛去锋芒,小心颤声问道:“那皇上指的是……?”“指的你这次出京,其实是硬从家里挣脱出来的。”乾隆盯着福康安,“你父亲出兵放马远在成都,母亲在家约束不了你,急得六神无主。你又是微服出行,白龙鱼服鱼虾可以欺之,难道没听见过这话?”

  “是!”

  “你父亲身统十万大军在前线,不应该让他为你的事分心。”

  “是。”

  “儿行千里母担忧,明白么?”

  “是,明白……奴才,奴才……不孝……”

  福康安眼中突然涌满了泪水,转悠了转悠,还是顺颊淌落在地下,哽声儿说道:“在家总嫌母亲絮絮叨叨,把我当成任事不懂的……小孩子……出来了,天天都想母亲……”

  “你本来就还是个孩子嘛……”乾隆叹息一声,“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年纪,读书养德养性养气还是最要紧的。你要到南京,可以由内务府请旨,奉旨照准堂堂皇皇的来嘛……”说着,回身在炕上卷案上翻翻文书,抽出一封信递给福康安,说道:“这是你母亲亲笔写给皇后的,转给了朕,批到军机处又呈缴回来了。你看看吧!”

  福康安拭泪双手接过,打开通封书简抽出看时,一色颜体正楷,写得极认真,却又不甚规范,字矩行间因笔意太过斟酌,看去有点象童蒙小学生临的字帖:

  皇后娘娘千岁凤驾妆次:奴婢棠儿焚香遥叩金安康泰。今有家事敬禀者,犬子福康安借狩猎为由昨日出来,一夜无眠白发上鬃,忧急无策间禀知在京军机大臣阿桂中堂处,经顺天府逻察,竟在通州寻到。奴婢当即赶往通州,小奴才居然扮作乞丐住在周家家庙!几经劝说,福康安不肯回府,口口声声他非笼中的鸟,要到父亲帐里为国出力,又说他是侍卫,忠孝二字忠在前头,还说我该“三从”。我说你爹健在,这是胡说八道,他说千即妇人三从四德,三从为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死从子。里巴蛇(跋涉)寻父从荣(戎),谁也不敢说他错。百计说他不动,只得守在通州。今用阿桂六百里加紧驿传投信禀诉娘娘,或下懿旨,或者敬请圣旨训戒,叫他老实遵从母命回府。儿大不由娘,翅膀硬了管不住,棠儿真是拿他豪(毫)无办法,这都是我惯的他,这就是我的孽障我的罪,也请娘娘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