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之死(第2/3页)

梵高的画风开始大变,色彩明亮,涂抹浓厚,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风范。

第三点,自然就是他性格孤僻,精神异常。

梵高作为家中的长子(哥哥夭折),其实还是颇受宠爱和期待的。但是,梵高的性格却始终无法处理好这样的压力,最终造成了性格上的扭曲乃至精神上的失常(梵高的生平故事限于篇幅,本文不加以展开)。

关于他精神失常最有名的故事,无疑就是他与惺惺相惜的朋友高更争吵之后,一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将它打包后送给了一个妓女。

梵高曾经两次精神崩溃被送入医院治疗,而对于一名艺术家而言,公众更愿意相信,精神和情绪上的波动,更有利于他们创造出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作品。

所以,纵观梵高的一生,很多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自杀,可能是他唯一的归宿。

而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视一点,那就是梵高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和传教者,其实是一直反对自杀的——他一直都表示,自杀是“道德上的懦夫行为”和“不诚实的人的行为”。

等等,那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梵高真的是自杀的吗?

4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梵高“自杀”的那一天——1890年7月27日。

关于梵高自杀的那个说法,其实存在一系列的疑点:

第一,经医生鉴定,枪是从距离身体较远的地方开的,而不是从很近的地方开的——那梵高是如何做到自杀的?

第二,警察之后去了梵高所说的那片麦田,所有的画具,包括那把手枪,都不见了——如果是自杀,那些东西都应该在。

第三,警察在询问梵高是不是自杀时,他一直含糊其词:“不要指控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自杀的。”——他似乎想掩饰什么。

第四,至少有两个目击证人证实,当初梵高去的是夏彭瓦尔村——那与梵高说自己自杀的麦田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第五,梵高没有留下遗书,且就在他“自杀”前不久写给弟弟的信里,还描述了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和规划——他不像是一个要自杀的人。

那么,面对这些疑点,梵高真的是自杀的吗?

梵高的画作《麦田里的乌鸦》。这幅画画于1890年7月,就是在他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个月。整个画面虽然由金黄和蓝色两个主色调构成,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所以这幅画曾一度被传为他自杀前画的最后一幅画作

5

梵高有可能是死于他杀。

《花瓶中的十五朵向日葵》可能是梵高最早为大众熟知的作品。这幅画在1987年就拍出了3950万美元的价格——还是由日本人收购的,现收藏于东京损保日本东乡青儿美术馆。梵高一生对日本的浮世绘非常痴迷,而日本人也对梵高的画有极强的收藏欲

这是史蒂文·奈菲与格雷弋里·怀特·史密斯合著的《梵高传》中提出的一个观点。

1956年,在好莱坞电影《渴望生活》上映的那一年,一位名叫雷内·萨克里顿的82岁的法国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他说,他在16岁的时候,就生活在奥威尔小镇,并且认识一个奇怪的画家——梵高。

雷内是一位富有的药剂师的儿子,衣食无忧。根据他的回忆,他是通过他18岁的哥哥加斯顿认识梵高的——因为加斯顿也喜欢画画,且梵高认为他意识超前。

与哥哥不同,雷内比较喜欢恶作剧。他会将盐放进梵高的咖啡里,会将蛇放进梵高的颜料盒里,还会在梵高的画笔上涂抹红辣椒酱——因为作画时的梵高在沉思时,经常会用舌头去舔笔。

尽管如此,梵高还是和兄弟俩保持着往来。一方面,是梵高喜欢和哥哥加斯顿讨论艺术,另一方面,兄弟俩经常为梵高的酒吧账单买单。

而在雷内的回忆中,一个重要细节就是,他曾经从旅店老板拉乌尔手里买过一把破旧的点三八口径的手枪,并且一直带在身上。

关于1890年7月27日这一天发生的事,雷内暗示,是梵高从他的包里偷走了那把手枪。这个说法与旅店老板拉乌尔的叙述矛盾,因为老板说是梵高向他借的手枪。而且,这和雷内之后的叙述也有矛盾:他说他与那个装枪的帆布袋形影不离,但又说他后来到了诺曼底,才发现自己的手枪没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梵高中枪的那一天,加斯顿和雷内兄弟就离开了小镇,远走高飞。

为此,《梵高传》一书做出了一种推断假设:在7月27日的那个下午,外出写生的梵高在去夏彭瓦尔村的路上(那条路正好经过他和雷内兄弟经常相聚的酒吧),碰到了雷内和他的小伙伴们。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双方起了争执——也有可能是因为又一次的恶作剧,但这一次似乎玩笑开大了,雷内的那把手枪击中了梵高。惊慌的梵高捂住伤口,一瘸一拐地回到了酒店,而同样惶恐的兄弟俩,收起了梵高的画具,包括那把手枪,就此远走高飞。

梵高的《鸢尾花》,画于1889年,就是他离世的前一年。1988年,该画以5300万美元的价格被拍卖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前面所说的五大“疑点”,都可以完美解释。

除了还有一点似乎说不过去:梵高为什么后来坚持对警察说自己是自杀?

6

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梵高的性格。

一方面,与其说当时梵高是与兄弟俩达成了某项约定,倒不如说梵高是出于自己善良的性格——他希望能够保护着兄弟俩不要遭到麻烦。这也是他当时向警察强调“不要指控任何人”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梵高自己的求死之心。

这和梵高反对自杀的态度并不矛盾。梵高自己曾写过一句话:“我不会特意寻死,不过一旦死亡降临,我也不会逃避。”

对于37岁的梵高来说,精神上的折磨、肉体上的痛苦、事业上的不顺,以及挚爱的弟弟结婚,多重打击之下,如果忽然有了一个可以不用自杀而获得解脱的机会,梵高是否能真的抗拒?

当然,一切的一切,只是推断。不过就像梵高自杀的说法一样——一切的来源只有他自己的说法,没有任何人证,也没有任何物证。

除非有时光机器,不然很难再弄清梵高当时究竟是怎样遭受那一枪的。

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清楚的:对于公众,在梵高留给后世的光环而言,自杀无疑更耀眼。

馒头说

我曾在读者见面会上讲过一个例子,大意是:有时候,一些人心目中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应该的样子,首先他应该清贫,如果他坐拥豪宅、游艇,手握价值数亿元的专利,那肯定就失去了很多味道;其次,他最好有些怪癖,比如吃饭只吃单数的米粒,住酒店时的房间号必须能被3整除;再次,如果他能愤世嫉俗,离群索居,最后孤独而死,后人却从他的遗留手稿中发现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大发明,那简直就是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