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出奥古斯都,造就罗马永恒的荣耀(第2/10页)

屋大维强化个人权力并未到此为止。他在罗马政坛上“一人超强,众人超弱”,导致其独裁意愿越来越浓,最终像吸毒一样成瘾,以致难以自拔。

公元前18年,屋大维对罗马元老院实行第二次改组。他把元老人数从公元前28年的800人进一步削减到600人,而且规定成员名单由元首亲自确定。这就意味着罗马元老院不仅人数变少了,而且已经变成听命于奥古斯都的机构,听话的贵族则能谋得元老职位,不听话的贵族就根本与元老无缘,无论曾经的地位多高或者多富有。

这次改组无疑是“一人开心,众人郁闷”的。在改组会议上,屋大维身穿铠甲,暗藏利剑,要求元老们在他面前鱼贯而入时,事先要接受严格搜查,不准带任何武器或者危险物品。不言而喻,这次改组表面上是为清除“不够格”的人,实则为了进一步清除那些反对自己的可疑分子。

改组后,罗马元老院的权限大大削弱。与此同时,一个对元首个人负责、唯元首之命是从的执行委员会却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这个委员会包括代表屋大维治理各个行省的总督、财务督察使以及他们手下的一批文职官员。这些“钦定”官员年复一年地行使其职权,经验丰富,而且领取丰厚的报酬。至此,职业化公务人员取代共和时代经常改选的行政官员,奥古斯都有了一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的执行机器,有了实施其独裁统治得心应手的工具。

在对外政策上,屋大维也进行了多种改革。他调整行省制度和对行省居民的统治政策,除了埃及、叙利亚、西班牙和高卢仍归自己直接管辖外,其他行省都归元老院派遣的总督管辖,但派遣军队、征收军税、管理地产之权都归于屋大维。在行省中,还设立了自治市,取消行省直接税的包税制。屋大维还把公民权授予各行省的上层分子,又让大批退伍老兵移居各行省,推进各行省罗马化,加强帝国统治。

罗马是在对外扩张中成长壮大起来的,能否对军队进行有效控制,是其能否顺利实现独裁的关键所在。因此,屋大维改组罗马元老院时,也采取了许多限制军队的措施,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他将罗马军队裁减至28个军团,士兵数量维持在20万至25万。除了城防军和近卫军,意大利没有正规军,各军团全部派驻各行省。屋大维还将从埃及带回的大量战利品赏给士兵,保证给退伍军人以土地而不再没收其财产。在军队中,他严肃军纪,要求士兵绝对服从,对违反者处以鞭笞乃至死刑。就这样,罗马军对屋大维的向心力大大加强。

公元前12年,原来与屋大维并列为“三头”之一、后来退出政界任罗马最高祭司团祭司长的雷必达病故。雷必达虽然战功不显著,但是他是罗马此时少有的、能在威望和资历方面与屋大维相提并论的人。从此,罗马就没有跟屋大维相匹敌的人了。

人们从意大利四面八方汇集到罗马城,不是给雷必达举行葬礼,而是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推选屋大维就任罗马最高祭司团祭司长。屋大维当仁不让地兼任了祭司长,成为帝国宗教组织的正式领袖。此时,屋大维已经将军权、政权、立法权和宗教权集于一身。

公元前2年,屋大维又被罗马元老院、骑士和平民一致宣布为“祖国之父”。至此,共和的幻想被独裁的现实彻底征服了。奥古斯都元首政治最终冲破它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确立下来。从此,罗马人不需要再选执政官、保民官、祭司长等官员,只需要一起听命于元首(皇帝),赢得认可就行了。从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2年,罗马存在了752年的共和制度,最终在“民主派英雄”屋大维手里正式结束。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是罗马走向新时代的标杆性人物。

2. 近卫军扮演决定皇帝废立的角色

相比共和制度,元首制度下的最高统治者不用选,地方官员也不用选。国家元首即皇帝,帝位当然是世袭的,皇帝在世时即指定自己的继承人,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在其死后照例予以承认就行。但是,事情并没那么顺利。罗马进入帝国后,元首独裁制的弊端很快就带来了负面影响。屋大维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比较残暴,给罗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血雨腥风。

屋大维在政治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是个毋庸置疑的失败者。这影响了罗马帝位的继承,影响了罗马历史的发展。屋大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但是,他的继妻李维娅仇视这个女儿,将其生的三个儿子,即屋大维的三个外孙,或毒死,或流放。

屋大维死时,他女儿已经死去,外孙非死即流放,帝位落在李维娅与其前夫提比略·克劳狄所生的儿子、屋大维的继子提比略手里。这段时期被称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朱里亚指继任皇帝和屋大维的家系,克劳狄则是提比略的家系。

独裁体制具有严重的排他性,尤其是排挤有资格获得帝位的人。提比略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把有屋大维血统的最后一个男性后裔、那位被放逐的外孙杀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王朝是从宫廷密谋、血肉相残开始的,这也预示着该王朝将会充满着血腥。

提比略是从宫廷环境中长大并培养起来的专制统治者。他生长于帝王之家,在青年时就荣宠加身,出任执政官,盲自尊大而又残忍凶狠,古典公民政治观念在他头脑里杳无踪迹,而只推崇血腥的暴行和偏爱腐化荒淫的生活。

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提比略也学屋大维一样,软硬兼施,缓和皇帝与元老院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压制公民大会,提高元老院地位,即取消公民大会的选举权、立法权,把那些权力交给元老院。这样既赢得了元老们的欢呼,也进一步肃清公民政治的影响,铲除了原来民主共和政治最后的土壤,当然也为其实施独裁扫清了障碍。

任何对皇帝的非议,提比略都采用严厉手法加以制裁。他援用“侮辱元首即侮辱罗马人民尊严”之例,对一切反对皇帝的行为坚决进行镇压——无论是贵族,还是公民,或者是奴隶,只要触犯这一条,概莫能外会遭到严惩。

在提比略专制统治下,元首顾问会成为较固定的机构,经常处理国务事件,增加了权力。同时,他进一步从自己亲信的骑士、侍从甚至被释奴隶中选任官员,让他们包揽政事,管理皇室事务,逐渐形成独立于罗马元老院等共和制机构以外的宫廷官僚体系。

提比略也意识到自己不得人心,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时刻提防被人暗害。他特别宠信近卫军官兵,给他们优厚的待遇,把近卫军都集中到罗马城和皇帝行宫周围,通过他们日夜值班放哨来加强皇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