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明主昏君 二十 萧衍代齐

南朝自萧道成以后,兰陵萧氏的人士就层出不穷。一群老萧、大萧、小萧,虽说是同宗,却又有亲疏远近,简直要把头脑都给“萧”晕。我们有必要在此补叙一下萧懿、萧衍兄弟的背景资料。

萧懿兄弟十人,他们的父亲萧顺之我们已经提过,官至丹阳尹,死后被追赠镇北将军。萧顺之是萧道成的族弟,再说得明白点,他们二人的高祖父是同一位,即西晋末年南迁的萧整。

所以按照家谱辈分这么一排,齐武帝萧赜、齐明帝萧鸾和萧懿、萧衍等人都是同辈的兄弟。兄弟是兄弟,可不见得就一家亲,毕竟隔了那么多代。萧鸾对他堂兄弟的后代如此残酷无情,萧懿这样的远亲又岂能信得过?

萧宝卷的心里就是那么嘀咕的,他身边的茹法珍等人也是这么唠叨的。不过,这次他们可都看走眼了。

萧懿是个“忠臣”,甚至忠得有点迂腐,他的三弟雍州刺史萧衍才是齐国内部真正的威胁。

萧衍这个人,我们以后会慢慢提到,几乎是个全才。他年轻时与沈约、谢朓、王融等八人是萧子良的座上宾,文学造诣颇高。不仅如此,他的政治敏感性也比很多人都强,萧宝卷刚做上皇帝,他就看出这家伙的江山不会久长。得到雍州,驻守襄阳,他是如鱼得水,暗中与自己的录事参军张弘策招揽人才,修整军备,等待时机。当时萧懿刚从益州刺史的位子上卸任,行郢州事,萧衍就派张弘策去郢州,劝说兄长与他合作,以雍、郢两州之兵与朝廷对抗,成就大事。萧懿不听,满脑子想的只是如何辅佐萧宝卷。

这样的人在乱世里是混不下去的。萧懿消灭崔慧景后,萧衍派亲信为他提供两个选择:一、勒兵入宫,行伊尹、霍光之事,立万世之功;二、回到历阳,拥兵自重,威振内外,至少朝廷无法随便动他。萧懿两个选择都不接受,乖乖地遵从萧宝卷的诏令,在建康任职。

半年之后,萧宝卷就命人送药酒到萧懿的任上,赐他归西。即便是死前的一刻,萧懿都还有机会逃跑——他的部下长史徐曜甫事先得到风声,在江边把船只准备妥当,劝他去襄阳找萧衍。可是萧懿立志做齐臣,只说:“自古皆有死,岂有叛走的尚书令?”仰药之前,他还让萧宝卷的手下捎去自己的临终遗言:“我死不足惜,家弟在雍州,必会兴兵报仇,深为朝廷担忧!”

萧宝卷除掉萧懿后,又命人到处搜捕萧懿的七个弟弟(二弟萧敷、四弟萧畅早死,此时在世的七人以萧衍为长),结果只捕杀了五弟萧融,其他的几个不是预先就投奔了萧衍,就是藏匿在民间,无法找到。

远在襄阳的萧衍一得到萧懿的死讯,就连夜召集亲信张弘策、吕僧珍等人,对他们说:“当今主上暴虐,其罪远胜纣王,我们正当齐心协力,把他消灭!”早已准备充分的萧衍,在襄阳迅速集结了一万多兵士,上千匹战马,舰船三千艘;并派人到江陵通报守备荆州的西中郎长史萧颖胄,相约推荆州刺史、南康王萧宝融为主,合兵攻取建康。

萧宝卷获知萧衍的动向,即命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军三千到江陵与萧颖胄会合,袭击雍州。

两头的消息几乎同时到达江陵。萧颖胄的荆州兵一向最怕北面的襄阳兵,心想兵戎相见肯定不是对手,就算运气好打赢了,萧懿的例子还摆在那儿呢。权衡利弊,他决定明里支持朝廷,暗里倒向萧衍,在江陵城内设下伏兵,刘山阳一进城门,就将其斩杀,遣使向萧衍献上首级。然后,萧颖胄发布檄文,列数萧宝卷及其宠臣的罪行,分兵进取湘州、夏口。上庸太守韦叡、华山(今湖北宜城)太守康绚、梁州南秦州刺史柳惔等都率众响应萧衍。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在襄阳正式起兵,拥立远在江陵的萧宝融为帝,改元中兴。萧宝卷的这位十四岁的弟弟,就是南齐的最后一任皇帝——齐和帝。

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在夏口会合后,直逼郢州(今湖北武昌)。萧宝卷派出军主吴子阳、陈虎牙率十三路军队前去援救,屯兵巴口(今湖北东部),两军处于对峙状态。萧颖胄方面认为攻取郢州的战机已失,不如向北魏求援。萧衍答复说:“汉口地处几州要冲,我们不必全力进攻郢州,只需扼守此地,打击东面派来的援军,待到郢州城中粮草耗尽,自会投降。届时我军顺江而下,大势可定!”

萧衍的这招“围城打援”果然奏效,吴子阳的军队走到郢州的东面的加湖(今湖北黄陂东南),就再也走不了了。城内城外虽只三十里路,可就是被起义军分割包围,无奈各自为战。起义军乘着秋水暴涨,以水军突袭加湖,大获全胜。镇守的郢州、江州的薛元嗣、陈伯之被迫请降。

建康的门户既开,朝廷方面再无一军可挡,起义军各部很快就遍布建康城西北。萧宝卷的脸上丝毫看不到紧张的情绪,他依旧像以往一样的游乐,还在宫里的芳乐苑建起商场,让宫女、太监们作商贩,潘贵妃做市令管理商场,自己则担任录事,在旁边抄抄写写,不亦乐乎。茹法珍报告说萧衍的军队过了寻阳,萧宝卷笑笑说:“不急不急,得等敌军来到白门(即建康南门,又称宣阳门)前,再与他决一死战!”萧衍大军离城不远了,他为了增加兵力固守城池,竟命人从宫城中的监狱挑选囚徒配入军队,实在没法赦免的死囚则直接拉到朱雀门前杀头,一次就杀了一百多人。(皇帝做到如此份上,也是个“游戏人生”的典范了)

两军在城南的朱雀航前相遇,萧宝卷命征虏将军王珍国、军主胡虎牙等人率十万多台军列阵对抗,又派自己宠信的太监王宝孙手持白虎幡监督作战。王宝孙大约听过韩信背水排阵的典故,就在秦淮河上放水,以绝台军后路。他也不仔细想想,韩信那是死战之师,眼下的台军却没有多少愿意为萧宝卷卖命了。萧衍的先锋大将曹景宗、吕僧珍放火焚烧台军军营,全力冲击,台军立时土崩瓦解,四散奔逃,死在秦淮河上的不计其数,后面杀上来的士兵踩着水上的浮尸就冲了过去。萧宝卷手下将领争先恐后地献城投降,萧衍进入石头城,督令各军攻打建康的六座城门。萧宝卷的军队烧了城门内营署、官府,悉数撤入宫城,关上大门死守。

直到此时,萧宝卷仍然认为自己稳操胜券,陈显达、崔慧景两次围攻宫城,都是有来无回,小小一个萧衍又怎会例外?有个实战的机会,倒是让萧宝卷十分兴奋。外头打真仗,里头就玩演习。城中的七万士兵都被他组织起来与宫女、太监等人一起玩打仗游戏,自己则身穿铠甲,装备华丽,乘坐大马,指挥作战;他还假装受伤,让人担架抬走,自作聪明地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为他消灾,免除战场上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