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逐鹿中原 十三 刘裕灭南燕(第2/2页)

刘裕率领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入泗水,进据琅琊。公孙五楼向慕容超建议说:“晋军初来,士气旺盛,不可与之相争。我军应坚守大岘关(今山东沂水北穆陵关)险地,再从海路断绝晋军的粮道,另外派大将段晖率兖州军邀击,使其腹背受敌,此乃上策;坚壁清野,据城固守,此乃中策;放刘裕入大岘关,出城迎战,此乃下策。”

慕容超不接受,只说:“我京都如此殷实,怎可坚壁清野?不如诱敌深入,到平原上用精骑兵冲击他们,必能取胜。”众臣苦谏,慕容超只是不听。

刘裕大军轻易通过天险大岘关,势头再难遏止。慕容超派段晖等以五万步骑兵进据临朐,他又派公孙五楼带兵前往川源,截断晋军水源,却被刘裕的前锋军队抢先一步,大败而回。

刘裕与段晖的南燕军主力相遇于临朐城南,慕容超闻讯,又亲自带上四万步骑兵前去督军。两军激战多时,不分胜负。

这时刘裕的参军胡藩向刘裕建议:“燕兵主力都已出城作战,临朐城中必然空虚,我愿自引一支军队抄小道到燕兵身后,拿下临朐。”刘裕对此计十分赞许。胡藩便以奇兵突袭临朐,号称是从海路前来的轻兵,临朐守军大惊,没什么抵抗就丢了城。

刘裕立即挥师猛攻城外的南燕军军队,燕兵大败,段晖阵亡。

慕容超惶恐中逃回广固,晋军乘胜追击,攻破外城,包围了广固内城。刘裕命兵士挖沟三层,筑起高达三丈的围墙,把广固城团团困住。

慕容超苦守无援,出击又屡屡失败,只好向刘裕求和,愿意将大岘关以南的土地全部割给东晋,并向东晋称藩。刘裕志在破城灭燕,自然不会同意。

慕容超坚持不降,却挡不住城内守兵士气日益低落。第二年(公元410年),刘裕全军四面急攻,南燕尚书悦寿开门迎入晋军。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出逃,被擒后送往建康斩首。刘裕虽没有像拓跋珪那样搞大型活埋,却也将城内的三千鲜卑贵族全部屠杀。

慕容鲜卑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奋斗故事,在南燕灭亡之后,终于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