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老子见孔子(第2/3页)

孔子笑了笑,他知道老子的意思,就是说当今没人讲究这个了。

“那,我还有个问题。”孔子还要问。

“说吧。”

……

孔子问了很多问题,老子耐心地一一解答。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

老子将孔子师徒送到了门口,对孔子说:“年轻人,我听说有钱人送人钱财,仁义者送人忠言。我没什么钱,还好有点仁义的名誉,所以我送你几句忠告吧:聪明睿智但是却很危险的人,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博闻善辩但是陷入麻烦的人,是因为他总是揭别人的短。所以,做子女的要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问题,做臣下的要站在君主的立场发表看法。”

老子原话见于《史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有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感谢老师的金玉之言,孔丘牢记在心。”孔子再三表示感谢之后,与南宫敬叔拜辞而去了。

“孔丘,唉……”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老子摇摇头,叹了口气,他知道以孔子的性格,恐怕很难按照自己的忠告去做,所以,即便他很执著很好学,恐怕在政治上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首都效应】

从伟大首都回到鲁国,孔子变了。

孔子更有学问了,也更有涵养了,即便说话,都有了一些伟大首都的范儿了。在鲁国,真正有机会去伟大首都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夫,要去趟伟大首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人们都用羡慕和敬佩的眼光来看孔子。

“老师,伟大首都是什么样?”学生们亲戚朋友们和邻居们都这么问。说起伟大首都,就像我们现在唱“北京的金山上”或者“我爱北京天安门”一样带着向往和仰慕。

每次这个时候,孔子就会绘声绘色地将自己在伟大首都的见闻和感受说给大家,大家则毕恭毕敬地听着,时而发出赞叹声。

每次的最后,孔子都会专门说到老子。

“哇噻,你们知道全世界最有学问的人是谁么?就是老聃啊。鸟,我知道能飞;鱼,我知道能游;兽,我知道能跑。野兽,可以用网捉住它;鱼,可以用鱼钩钓住它;鸟,可以用箭射它。可是,龙是我所不知道的,龙乘风上天,我们根本无法企及。我跟老子见面之后,发现他就是龙。”孔子开始赞叹。听的人则瞪大了眼睛,拼命去想老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原话见于《史记》。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从伟大首都回来,增长了这么多见识,提高了如此大的境界,接受了世界第一学问家老子的教诲并且跟老子成为朋友,如此一层层的光环套在了孔子的身上,孔子一时间迅速成为广受尊重的学问家。

于是,很多人前来求学,包括此前不愿意屈尊前来的卿大夫的子弟们。

据《史记》:“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为什么太史公特意提到了这一句?《史记》的学问高深啊。

不管怎么说,如今留洋镀金的人,你们的祖师爷就是孔子了。

报名的学生多了,收入大大增加了,孔子的经济条件迅速好转。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

学生增加了,特别是住校的学生增加了,管理上就有些困难了。生活上要管理,吃喝要管;学习和宿舍管理也需要人。怎么办?

吃饭的问题上,孔子开始让老婆帮厨。老婆尽管一百个不愿意,最终还是接受了。

学习的问题上,孔子的想法,要找一个班长或者助教一类的人。一开始,孔子觉得南宫敬叔很合适,可是南宫敬叔委婉地拒绝了,一来他不住校;二来最近的家族事务比较多,缺课的时候越来越多;三来,他觉得这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终于有一天,孔子找到了班长的人选。

【子路求学】

这一天正在讲课,就听到院子门口一阵吵闹声,吵得声音巨大,连课也没法继续上下去。孔子有些恼火,让学生们继续背诵《诗》,自己则来到了院子外面。

只见院子门口两个人正在争吵,一个是守门人,另一个是一条大汉,十分魁梧,身高略低于孔子,但是宽大厚实,十分强壮,脸上是黑压压的胡子。

“好一条汉子。”孔子暗暗称奇,来到近前。

“怎么回事?为什么争吵?”孔子问。

“主人,这个伙计真不讲理,来到这里二话不说,就要闯进去,我急忙拦住他,结果他就跟我争吵。幸亏你来了,否则我拦不住他。”守院门的急忙解释。他要拦住这条大汉,确实不大可能。

孔子转过头来,问大汉:“请问这位好汉,你来找谁?”

“找谁?找孔子。”大汉气哼哼地说,好像自己受了委屈。

“哪,我就是孔子,你找我什么事?”

“啊,你就是孔子?”大汉上下左右瞧了孔子一个遍,看得孔子浑身发毛。

“啊,我就是。”孔子不由自主地说。

“我听说你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是吗?”大汉问,尽管声音很粗,但是看得出来没有恶意。

“那也不是,也就鲁国第一,世界第二吧。”孔子舒了一口气,谦虚了一下。

“那我问你,学问有什么鸟用?”大汉问,话很粗俗。

孔子心说这小子怎么说话这么粗?算了,他是个粗人。不过,孔子决心要教训他。

“那我先问问你,你,有什么才能?”孔子反问。当了这么长时间的老师,孔子有很多办法对付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蛋。

“我?”大汉没想到孔子会反问,愣了一下之后说:“我会舞剑,到现在没碰上过对手。”

大汉说着,从腰里抽出剑来,就要开始舞起来。

“别、别、别。”孔子急忙制止他,大汉迟疑了一下,把剑收起来。于是,孔子接着说:“我不是问你会什么,我是想问你,你固然会舞剑,可是你知不知道除了会舞剑之外,你如果再学会了知识,谁还能比得上你?”

“别扯了,我就不信学问有什么鸟用处。”大汉笑了,笑得很憨。

“话不能这么说,国君如果没有有学问的人给他提意见,国家就没法管理了;士人如果没有有学问的朋友提醒,人品就会糟糕。马要用鞭子驾驭,弓要用手来掌控。木头用绳墨才能削平,人接受规劝才能进步。接受知识注重学问,人就能够成功;远离知识,毁弃仁义,那就要犯罪。所以,君子不能不学习知识。”孔子讲了一堆,都是他常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