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第2/2页)

从此燕王又用乐毅的儿子乐间作昌国君;而乐毅来来往往重新和燕国通好,燕、赵两国都用乐毅作客卿。乐毅死在赵国。

乐间住在燕国三十多年,燕王姬喜采用他的相国栗腹的计策,想攻打赵国,就询问昌国君乐间。乐间说:“赵国是西面迎战的国家,赵国的人民熟悉军事,进攻它是不行的。”燕王不听从,就进攻赵国。赵国派遣廉颇迎击燕军,在鄗地把栗腹的军队打得大败,擒获了栗腹、乐乘。乐乘是乐间的同宗。当时乐间投奔赵国,赵国就围攻燕国。燕国大量割让土地来跟赵国求和,赵军才解围离去。

燕王后悔没有采用乐间的意见,乐间已经在赵国,就送信给乐间说:“商纣王的时候,箕子不受重用,他不懈地犯颜直谏,来希望纣王听从;商容不得志,身受大辱,来希望纣王能改变。等到民心涣散,监狱里的犯人自我逃出的时候,然后箕子、商容二位隐退。所以商纣王背负凶狠、残暴的包袱,箕子、商容二位不失忠诚、贤圣的美名。为什么呢?他们已经竭尽了人臣的忧患了。现在我虽然愚钝,但不像纣王那样凶暴;燕国人民虽然混乱,但不像殷朝人民那样厉害。家庭内部有纷争,互相都不全部告诉邻居。这两方面,我认为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乐间、乐乘怨恨燕国不听从他们的计谋,两人终于居留在赵国。赵国赐封乐乘为武襄君。第二年,乐乘、廉颇替赵国围攻燕国,燕国用厚重的礼物求和,赵军才解围。五年以后,赵孝成王去世。悼襄王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逃亡到魏国。这以后十六年,秦国灭亡了赵国。

从此二十多年以后,汉高帝经过赵国,问道:“乐毅有后代吗?”有人回答:“有个乐叔。”汉高帝把乐卿县赐封给乐叔,封号叫华成君。华成君是乐毅的孙子。乐氏的家族有乐瑕公、乐臣公,当赵国快要被秦国灭亡的时候,他们逃亡到齐国的高密县。乐臣公善于研究黄帝、老子的学说,名声显扬传闻于齐国,被称为贤师。

太史公说:当初,齐国的蒯通和主父偃读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信时,没有不放下信来叹泣的。乐臣公学习黄帝、老子的学说,他的宗师号称河上丈人,不知道河上丈人出生何处。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在齐国高密县、胶西一带授徒,是曹参相国的老师。

(以上陈焕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