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病(第2/2页)

岳家军撤退后,郑州、颍昌等大片土地重新落入金军手中。岳飞退回鄂州,情绪很差,上表请求辞职,得不到批准。岳飞便去朝觐赵构。赵构很客气地慰问了几句,君臣相对无言。

战争既然打赢了,那就要论功行赏。赵构就把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召到临安,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一举解除了三人的兵权。赵构又下诏罢免了为抗金设置的宣抚司,将三人的军队收归中央直辖。为了防止出现新的大将,朝廷还分割了三人统帅的军队,任命中级军官指挥分割后的小部队,直接对皇帝负责。“重文抑武”的传统又恢复了。

在张俊、韩世忠和岳飞三个人中间,赵构和秦桧觉得最容易摆平的就是张俊。赵构对张俊说:“你读过郭子仪传吗?郭子仪功勋卓著,在外掌握重兵,但始终心尊朝廷,只要皇帝一有诏书颁布,他马上就赶去见皇帝。郭子仪算得上是武将的表率。如果武将依仗兵权之重而轻视朝廷,有事情不禀报,不仅不能让子孙享福,而且自身也可能有不测之祸。”张俊马上表示自己要学郭子仪,依附秦桧主和。

那么处罚的矛头就对准了主战的韩世忠和岳飞。

在议和使臣北上的问题时,韩世忠说:“从此以后朝廷要大挫士气,国势萎靡,很难重振了?等北方来使后,我要和他们面议。”赵构自然不允许韩世忠插手对金外交。韩世忠又上书弹劾秦桧误国误民。韩世忠反对议和,自然被秦桧看作是大敌。秦桧反对韩世忠的攻击,赵构也将韩世忠的奏折留中不发。韩世忠看破红尘,于是接连上书请求解除自己枢密使职务,接着又上表要求退休。当年,韩世忠就被免去了职务,顶着福国公的爵位,退休了。从此,韩世忠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国事,整天在家诵读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