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与汉室初起】(第3/4页)

右北平 始皇二十年因燕置。 南郡 昭王二十九年攻楚置。此略当今湖北境。 闽中 与会稽同年置。当今福建境。汉志失载。

又增九原、【始皇三十三年开河南地置。略当今绥远境。】南海、桂林、象郡、【始皇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境地置。略当今两广乃至安南境。】东海、【始皇三十四年置。今江苏、山东境。】共四十一郡。边郡十八,近边二郡,【黔中、长沙。】内郡二十一,境土略与今相当。惟北盛于南,与后世异。

收军器,堕城郭,决川防,夷险阻,以解消封建时代之武装。

当时国境,皆筑长城为防。【魏两长城:一曰“固阳长城”,在今陕西境,由今华县达榆林,南北千余里;一曰“荥阳长城”,在今河南境,由阳武达密县,南北数百里。齐亦有长城,在今山东境,由平阴达诸城、琅邪,尽海滨,东西千余里。燕亦有两长城:一曰“外长城”,由今河北怀来达辽宁之辽阳,东西二千里;一曰“长城”,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延袤数百里。赵则有“捍关”,在今陕西肤施西北,北捍胡,西捍秦,长千五百里。楚自春秋已有“方城”,入战国,益增筑,在今河南境,以方城县为中枢,南经南阳达泚阳,北达叶县鲁山,亦有遗迹,屈曲数百里。】割地裂疆,远者五、六百年,近亦一、二百年。又有堤防【齐与赵、魏以河为境,各自筑堤。】御水,而以邻国为壑。【亦有壅水不下,以害邻国。】中国之支杂破碎,固若自古已然。秦廷努力铲削决通,于中国大一统之形成,良有大功也。收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此盖均为一种弭兵理想之实施。后人专以专制说之,殊非事实。

又建设首都,移东方豪家十二万户于咸阳,兴建筑。【宫殿与陵寝。】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则咸阳之新建筑,实汇合当时营造艺术之大成也。其经营陵寝,亦承儒家理论,而藉以充实中央。【因有陵寝移民。汉承其制。】于物质上,【即文物上。】造成全国共仰之新首都,于统一精神亦殊重要。

巡行郡邑,筑驰道。

始皇凡五巡狩。【二十七年首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今甘肃固阳)。二十八年始东行,上邹峄山(今山东邹县)、泰山,南登琅邪,远过彭城,西南渡淮至南郡,浮江(即汉水)由武关入。(后人误谓始皇至湖南。)二十九年再东巡,经阳武登之罘(fú),遂登琅邪,道上党入。三十二年四次出巡,东北至暍石(今河北昌黎县),从上郡入(今陕西延绥一带)。三十七年第五次,至云梦(今湖北境),浮江下过丹阳,至钱塘,上会稽,还过吴,并海北上,至琅邪、之罘渡河至沙丘(今河北平乡县),遂道卒。】车辙马迹遍中国,贾山谓:“秦为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其制度之壮丽可想。

统整各地制度文化风俗。

此观秦各地刻石文辞可知。【秦刻石辞传者凡七:曰峄山、泰山、琅邪、之罘、之罘东观、碣石门、会稽。会稽刻石特提男女淫佚之防,此就各地风俗为矫正也。琅邪刻石尚孝、重农,为此后汉治之本。】又始皇二十六年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问轨,书同文字”,此亦统一工作上极重要之事务。

开拓边境,防御外寇。【筑长城及戍五岭。】此皆为完成大一统的新局面所应有之努力。大体言之,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此项理想,渊源于战国之学术。】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

至于秦以一皇帝【异乎以前所谓“王天下”。】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异乎以前之贵族世臣、封建列侯。】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公、卿、守、令百僚若世袭,则仍是往者封建覆辙。若王位不世袭,则易启纷争,非长治久安之局。】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为君者无此力量,为臣者无此心理。】秦廷有集议之制,【如始皇时议帝号、议封建、议刻石颂功德、议封禅。二世时议尊始皇庙。】为两汉所承。【西汉,如议立君:昭帝崩,群臣议立广陵王,霍光承太后诏立昌邑王,又议废之。如议储嗣:成帝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等入禁中,议立嗣。议封建功赏:如甘延寿、陈汤元帝时,矫诏诛郅支单于,朝廷屡议其功赏。民政法制:如昭帝时议盐铁。狱讼:同姓者如淮南王狱;异性者如魏其、武安侯相争。边事:如马邑之谋。皆付廷臣群议。东汉,如议立君:质帝崩,大集议立桓帝,梁冀主之,而李固、杜乔强守立清河王蒜不屈。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袁绍横刀而出。议迁都,如董卓议迁长安。议食货:肃宗议复盐铁。其他如议宗庙郊祀典礼,议选举刑法等,不胜举。】朝廷每逢大事,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就此种政制风格言之,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

秦人以耕战立国,全国民众皆充兵役,名曰“黔首”。【魏有“苍头”为平民军队之一种,“黔首”殆于“苍头”义近。】惟在战国兵争时代,以军功代贵族,秦民力战于外,归犹得觊功赏。及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阿房役七十万;此等皆为苦役,与以前军功得封爵不同。古代封建小国,四境农民行程相距最远不出三、四日,每冬农隙,为贵族封君服力役三日,往返不过旬日,其事易胜。秦得天下,尚沿旧制,如以会稽戍渔阳,民间遂为一大苦事。又有“七科谪”与“闾左戍”,【“七科谪”者,一吏有过,二赘婿,三贾人,四尝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发闾左。闾左既空,常及闾右,其滥可知。秦自以农战立国,役不足乃谪贾人,此与东方社会经济情态亦不合。】陈胜、吴广即由比起。

秦室本是上古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贵族政府,依然在其不脱贵族阶级的气味下失败,【役使民力逾量,即是氏族的贵族气味。】依然失败在平民阶级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