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帝国 偷渡客(第2/2页)

在这里,宗教显示了极大的存在感。尤其是佛教,更为日本人所热衷。小野妹子就明确表示,他们此行就因为听闻中华“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才郑重其事地前来学习。[22]

其实,兴盛于唐代的外来宗教又岂止佛家,至少还有祆教(祆读如掀,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又名拜火教)、景教(Nestorian Church,即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和摩尼教,甚至还有伊斯兰教。他们在唐都和一线城市都建有寺庙并招募信徒,大唐政府则不但给予保护,还授予其教长以官职,或享受同等级别官员待遇。[23]

显然,这是一种世界性的开放。隋唐的世界性文明,也可以说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

但,文明的中心却在长安。

[12]本节述圆仁故事均引自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13]据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最澄和空海是在唐德宗时期的公元804年同时搭乘遣唐使船入华的。

[14]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5]据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这九艘商船是日本遣唐使在楚州(今江苏省淮阴市和淮安市一带)雇用的。

[16]张保皋的新罗名叫弓福,日文名叫张保高,部分事迹在《新唐书·新罗传》中有记载,杜牧也有《张保皋郑年传》。

[17]2004年,韩国国家电视台KBS耗资150亿韩元推出反映张保皋生平事迹的51集电视剧《海神》,投资额超过《大长今》,在韩国和中国都引起强烈反响。

[18]见《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19]事见《日本书记》,并请参看袁刚《隋炀帝传》。

[20]本次使团的大使是犬上三田耜,贞观四年八月出使,贞观六年八月回国。

[21]请参看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22]见《隋书·倭国传》。

[23]请参看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