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章 复牌定价(第2/3页)

到时候,都觉得你是我李东的附庸,我看你怎么应对各种麻烦。

龙华IPO,自然还是以龙华为主,以你自己为主。

这时候,也是建立你个人威望的时候。

企业能有几次IPO的机会?

这是企业的大事,一旦这次你没能把个人威望建立起来,你这个二代帽子就别想脱了。

处处跟风,处处跟着别人后面混迹,谁会高看你一眼?”

听到这话,许圣哲微微怔神,过了片刻才缓缓道:“好像也是,这段时间,我倒是有些想岔了。我总觉得,跟你后面混一段时间,麻烦事会少一些,更方便一些。现在想想,还真快成你附庸了。有些事,的确得我亲自出面才行。”

“知道就好,所以待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别什么事都要麻烦我。”

李东一说完,许圣哲忽然狐疑道:“你这家伙,不会是想拿了好处不办事吧?”

李东没好气道:“怎么说话的?我是那种人吗?我是为了你着想,你自己想想,再这么下去,谁会信服你?到最后,我不想入主龙华都不行了,我李东一出面,你们自己的高管都得欢迎我进入,你就等着被架空吧。”

“总觉得你是嫌麻烦,想不帮忙……”

许圣哲咕哝一句,说归说,李东其实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什么事都图方便让李东帮着去办,那他个人存在感就太低了。

到了最后,外界只知李东,而不知许圣哲,这才是许圣哲最大的危机。

现在想想,这次要不是着急上市,其实都不太应该借助李东的名气才对,实在是倚重太多。

之前,外界就有风声,龙华其实就是远方的龙华。

那时候许圣哲还没太在意,现在李东自己都这么说了,许圣哲不得不打起了精神,开始沉思起来。

……

许圣哲在想事,李东也不打扰。

他怕麻烦是一点,另一点也的确觉得许圣哲现在的心态有问题。

之前着急忙慌的上市就不说了,上市过程中,这家伙但凡遇到点麻烦,首先想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让李东帮忙。

一次两次的,时间一长,龙华就算不易主,那龙华自己的品牌效应也很难建立起来了。

这对龙华的未来发展,不见得是好事。

而李东,其实对这些地产集团,没那么看重。

他要是想夺龙华的权,那现在就可以慢慢收拢人心,给外界信号了。

可李东连东宇地产都不怎么在意,何况龙华地产。

他自己有自己的计划,零售集团那边圈地盖楼不引人注意,真要地产公司做大了,其实不见得是好事。

到最后,零售集团的地产业务,也许比华夏排名进入前十的地产集团都要大的多,还不显眼,这才是李东想要的结果。

……

22号中午,李东抵达的香江。

晚上,他就约了几家承销商的负责人谈事。

这次,腾讯复牌,规模庞大,比当初国美复牌要大的多,腾讯还是选了承销商的。

大摩,高盛,花旗,中银这四家便是腾讯复牌的承销团。

而微博,承销团的成员则是达到了六家,大摩三家外资也包括在内,中银在国际上承销IPO案例不多,则是没有进入微博承销团。

一连承担远方两大集团的上市计划,对于这些投行而言,那是大事。

微博和腾讯,两家上市规模超过500亿美金。

在09年,这样规模的上市承销计划,还是很庞大的,一旦上市行情好,这几家也会大赚。

承销商,赚的不止是上市企业付的各种费用,还有超额配售的股权。

这种权利,他们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

一旦市场利好,路演期间,接到的订单多,超额认购倍数多,那说明肯定会爆,这时候,他们行使超额认购权,百分百会大赚一笔。

所以,对腾讯的复牌计划,几家也很是重视。

不但亚洲区的负责人到了,各家总部也都来了高层领导。

酒店会议室中。

李东一边解着衬衫扣子,一边吐气道:“太南方了也不好,有点闷热了。

咱们也都是老熟人了,那就直奔主题。

这次,腾讯发售10亿股,其中3亿股是在香江公开发售,剩下的7亿股当中,有6.8亿股是国际配售部分,再剩下的2000万股,则是给你们预留的。

我不管你们行不行使超额认购权,这都无所谓。

关键在于,这次融资规模不小,10亿股,500亿港币的融资额度,65亿美元的样子。

65亿美元,说多不算太多,说少也不会太少,其中国际配售部分占了一大半。

香江这边,我还是觉得问题不大的,关键在于国际配售部分,你们作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有过多次的承销经验,我想,你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65亿美元的认购额,难度不大,这是必然的。

可我要的不是堪堪达到65亿美元,如果只是勉强这个数据,那才是对腾讯最大的否认,对远方最大的否认,对我李东最大的否认!

这次,我也不跟你们说那些虚的,10倍的认购额!

冻结资金超过650亿美元,那接下来的微博上市,你们还是其中的主承销商,一旦连650亿美元都不到,那说明你们不能达到我的预期计划。

接下来,微博上市,就不会再交给你们。

我宁愿微博推迟上市,也不会让微博上市遭遇危机。

腾讯基础在这,底子在这,我可以先拿来给你们试水,再差,也不至于比之前的腾讯更差。

可微博,第一次IPO,还是在美国,你们不拿出点实力出来,很难让我相信你们。”

李东说完,远方这边的翻译也同步翻译了出去。

对面的几家机构负责人凑在一起低声说了几句,接着,对方的翻译就开始说道:“李先生,65亿美元的融资额度,10倍的认购额,这些案例我们都做过,10倍,只是最低预期。主要一点还是在于,腾讯的发行价,定价的确有些高了。其实,如果定价在40港币,那效果绝对会超过李先生的预期……”

承销商要低定价,这是必然的。

定价低了,他们好操作不说,到时候行使超额配售权,对方也可以以低价位拿下那些股票。

这也是IPO企业和承销商一直以来最大的分歧之一。

没有哪家企业希望自己的发行价被低估,发行价定低了,意味着融资的金额会少很多。

企业融资的金额,可不是当天的收盘价,而是取决于发行价。

定价低了,到时候爆发起来是好听,可实际上,企业却是吃亏了。

当初百度赴美上市,第一天大爆,可百度却是没融资到多少钱,名声好听了,实际利益却是没达到预期。

当然,也不能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