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蝼蚁(第2/2页)

家里有个病人,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好在母亲的生活可以自理,不用日夜照料,邻床有个半身不遂的病友就得儿女加上护工二十四小时轮流转,还有个县区来的病人只有六岁,父母在医院附近的小旅社租了个床位,一天三顿都是面条,节衣缩食只为看病,据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卖了。

这天上午,刘昆仑来到病房,看到病童的妈妈正在向警察哭诉说丢钱了,好不容易找亲戚借的五千块钱就放在柜子里,不知道被谁偷走了,警察做了记录就走了,那个年轻的妈妈依旧流泪不止,病房门口聚着一群看热闹的家属,七嘴八舌的说有些贼专偷救命钱,这种人抓住最好枪毙。

得了白血病的小女孩歪着头看着妈妈,拿了一张纸巾给妈妈擦眼泪,说妈妈别哭,以后我乖乖的。

周围人看了都叹息,渐渐的散了,刘昆仑实在忍不住,去了医院保卫处,要求调取监控录像抓小偷。

医院监控设备是齐全的,只是没人有时间有精力去做这件事,派出所的案子一大堆,丢钱这种小事也不是最紧急的,医院里每天生老病死惨绝人寰的事情多了去了,医生护士连同保安们的心都变硬了,谁在乎呢。

在刘昆仑的强烈要求下,保卫科给了他一台电脑,查阅一整天的监控录像,医院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只有走廊上方设有监控摄像头,病房里是没有的,但这就足够了,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抓到真凶。

小偷是凌晨三点偷偷摸摸进的病房,她穿一件绿色的工作服,看起来像是护工,以此来隐藏身份,这个时间段也是病人和家属熟睡的时间,病房的门是不锁的,方便上洗手间,一间病房里少则四五人,多则七八人,病人每天来新的走旧的,陪夜家属也经常轮换,流动性很大,警惕性也没那么高。

在盗窃之前,必要的踩点是肯定会有的,刘昆仑又看了白天的监控,最终锁定在一个发广告的妇女身上,医院里经常会有一些散发野广告的人员,利用病人的求生欲推销一些不靠谱的中医和所谓的新特药,表面上是发广告,其实是踩点探听虚实。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这个发广告的妇女消失不见了,刘昆仑咨询了盗窃界的资深人士,尤老二告诉他这些是专门在各个医院干活的贼,专偷救命钱,一般来说在一家医院只干一炮就换地方,很不好抓。

刘昆仑深感自己能力有限,为了五千块钱搭进去大把的时间精力也不值得,而杨医生的做法就简单多了,他直接捐了五千元给患病的孩子。

母亲没有医保,用的又都是昂贵的药物,二十万流水一般花光,明细账单被打印出来,连同邻居老张的工作报告一并发送到某个邮箱里,又被打印出来,放在文件夹里,连同其他厚厚一摞文件呈在了王化云的办公桌前。

这张办公桌是一个金丝楠木的炕桌,王化云一袭唐装盘腿坐在他的书房东暖阁里,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舒服,今天刮西北风,北京阴霾的天气为之一新。

王化云只草草看了一眼,就拿起朱笔在上面批了三个字:知道了。

“老板,李总回来了,要不要见。”助理匆匆来报。

“他还有脸回来,让他在外面跪着。”王化云说。

门外的青砖地上,李明长跪不起,脸上两坨高原红。

……

严重瓶颈期,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也写不出,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熬硬写,对于作者这是最糟糕最痛苦的事情,就像上学的时候面对试卷连最前面的送分题都不会做一样,焦虑惭愧,无力挫败。

当然最终都会写出来,但其中过程实在是煎熬,写了好几本都市书了,橙红和匹夫已经消耗光积累,重复以前的东西连自己都看不下去,所以必须有创新有突破,昆仑侠也是在求创新的,很难,但必须这样做,人总要有点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