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宗罪 第十四章 义结金兰(第2/2页)

……

北泰晚报社前一条主干道延伸出去,往北一站路就是闹市区,往南一站路就进入风景区,位置极其优越。

报社是一栋四层小楼,爬满了绿藤,旧归旧,但人文气息很浓。周围也很繁华,但都是一些书店、文印社、广告公司什么的。

路对面有几家小饭馆,张洪祥带卢振宇钻进一家“三磊把子肉”,往那一坐,把腰包往桌上一放,一摆手:“你先去点,我在这占着。”

正值中午饭点,把子肉馆里人满为患,好容易有一张空桌子,确实需要人占位子。卢振宇也没墨迹,说了句“老师您先坐”,就挤过去点菜了。

说是点菜,其实更接近食堂那种“打菜”。把子肉起源于山东,因为很适应同为北方人的江北人豪爽性格,于是很多年前便在江北大行其道,成为一种极具江北风格的小吃。

灶台上摆着一口大锅,里面红呼呼的炖着大片五花肉、猪蹄、四喜丸子、虎皮鸡蛋,还有巴掌大的素鸡片、豆腐干、豆腐皮、花干、油豆腐泡,都是先用油炸过的,和肉在一口大锅里慢火炖着……

肉食和豆腐干的间隙,肉汤里还炖着用棉线扎成小把的青菜、梅干菜、黄花菜……棉纱袋包的香料在肉汤里若隐若现,冒着气泡咕嘟着,大锅炖肉的香味飘散半条街,不断把周围出来觅食的职员们勾引进来。

大锅前围着一堆食客,排着队“点菜”。排到跟前的食客指着大锅里的食物,嚷嚷着:“老板给我来一块肉,一片素鸡,一个花干,一个豆干,一个青菜,一个梅干菜,再来一碗米……”

大锅后面,老板大汗淋漓,头上绑着毛巾,飞快地伸筷子从大锅里直接夹出食物,放到盘子里递给他,然后对后面一声吼:“盛一碗米!……好,下一位,在这吃还是带走?”

旁边有个收钱的,已经飞快算出了价钱,食客交完钱,一手端菜,一手端饭,有的还会到旁边的大桶里打一碗免费的米汤,然后落座,甩开膀子,大快朵颐。

这种把子肉一般都是自己点自己吃的,点完一手交钱一手端菜。卢振宇觉得今天刚跟了张老师,把子肉虽然简陋,但自己怎么着也得请老师吃一顿。他付完了自己这份钱,转头问道:

“张老师,您吃什么?”

张洪祥四下望望,好像没听见一样。卢振宇又喊道:“张老师!您吃什么?我帮您点!”

张洪祥笑嘻嘻的看着他:“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张老师……”

“你说什么?”

旁边的老板已经不耐烦了,抄着筷子盯着卢振宇,后边排队的食客也不耐烦地咳嗽起来。

卢振宇一硬头皮,张嘴道:“张哥!你吃什么?我帮你点。”

张洪祥哈哈一笑,心满意足地说道:“我要一块肉,一个猪蹄,一个丸子,两个素鸡,两个豆干,梅干菜青菜黄花菜见样一个。”

卢振宇耸耸肩,心说这老头比自己还能吃。

他付完钱,端着饭菜坐到桌上,张洪祥已经起身去盛了两碗米汤,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知道不?以后就这样喊。喊错了别怪我不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