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什么都别说,就是干!(第2/3页)

此时的《红高粱》,已经不可能像前几周那么猛,但对于章子芳这样一个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票房过亿的小众文艺片导演,和《承诺》这样一部小众温情的电影而言,仍是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所以,事实上下周的相见,会是一次相互的冲击。

至于最终谁的票房更高,那就只能碰一碰看了。

但事实上,来到了放映中期、甚至已经算是开始进入末期阶段的《红高粱》也好,还是马上就要上映的《承诺》也罢,都并不是四月份国内电影市场真正的大头。

即将于四月二十日正式全国上映的《大腕》,就更不是。

即便这部电影从三月末就已经开始启动宣传,《红高粱》还特意给了它贴片广告,李谦更是在广告里亲自献身做推荐,但《大腕》这种级别的电影,论导演、论演员咖位、论投资的重量级,都无法成为票房担当的重磅电影的。

杜维运的武侠巨制《大漠孤烟》才是。

四月初以来,《大漠孤烟》的宣传,已经开始全面铺开!

在李谦凭借着三部电影一步步的走到现在这一步之前,在中国电影圈说起来,够资格跟秦渭相提并论、一较高下的,基本上没有别人。

只有一个杜维运。

秦渭是多年的艺术片导演,在往年市场本身也不大的情况下,其实他的电影票房也都不算低,再加上口碑一贯很高,又有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加持,自然而然就成了国内电影导演中的头号大牌。

与他相比,杜维运不是玩艺术电影,不思考人生,也甚少批判社会现象,他玩得是武侠、历史,他极为擅长通过雄阔的历史画卷,来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历史人物——尤其是英雄末路的历史人物。

他尤其喜欢拍唐朝。

杨贵妃、唐玄宗、安禄山、杨国忠、李林甫,在他那部长达三个小时,在上映时不得不分为上下部的《长恨歌》里,每一个人物都立得精彩至极!

一部《鱼玄机》,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大才女!

当然,这还只是历史方面,他在武侠方面建树更多。

他拍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拍塞外的大漠风沙,侠这个字,或者说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任侠精神与任侠的气质,被他诠释得铮铮傲骨。

郭玉龙在他手底下连着拍了三部武侠,一举奠定了国内头号武打男咖的地位。

而且,不得不说,杜维运除了不怕现实题材,也没拿过奖之外,他的电影在摄影、布景、美术、表演等各个角度的成就与造诣,都是国内最最顶尖的。

以至于国内电影圈公认,除了一个国际大奖的认可之外,杜维运其实比秦渭也不差什么——他倒是拿过国内的羊城电影节的大奖,也拿过东京电影节的大奖,但是,没什么卵用,这俩电影节的逼格跟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太好比。

他的上一部作品《刺秦》,是在2001年的暑期档上映的,投资很大,票房也拿到了在当时来说非常之高的两亿四千多万,但是那一次的把历史与武侠相结合,他似乎玩得多少有点脱线——故事、美工、摄影、表演,仍是一流的水准,这个不必质疑,唯独就是有一点,节奏比较慢。

在当时,《刺秦》的评价是总体向好与称赞,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差评。

不过即便是给了差评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当今国内有能力拍出这样气魄雄浑又细节精美的武侠巨制的,大约也是不做第二人想了。

《刘承章》的电影,向来都是思路奇诡,但是气魄雄浑这个评价,是不沾边的,李谦的《黄飞鸿》自己给自己起名叫“功夫电影”,说白了,卖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也够不着气魄雄浑的范畴,至于秦渭——《生死门》还没下线呢,大家就纷纷吐槽,求秦渭下部电影不要拍武侠了!

《刺秦》下线之后,杜维运很快就销声匿迹,事实上,休息了一个来月之后,他的新片计划就已经提上日程,当年秋天就已经开始筹备,2002年开春,就已经正式开拍——据说,这部戏光是拍摄阶段,就拍了整整九个月!

显然,上部电影的口碑下滑,让杜维运非常的警醒。

于是来到了新电影,只从时间成本上来看,他应该是做得比上一部电影要更加的用心了。

而毫无疑问,大导演杜维运,暌违两年归来,新电影又是最拿手的武侠题材,《大漠孤烟》这个名字,让他的很多铁杆影迷光是听了都觉得有戏,于是,随着这部电影在上映前的大规模宣传拉开,国内电影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很快就被高高地拉了起来,且居高不下。

跟杜维运的这部大片《大漠孤烟》相比,明湖文化出品的《大腕》虽然也砸了不少钱进去,进行了各种策划和宣传,但总体的声势上,却跟《大漠孤烟》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而偏偏,《大漠孤烟》的定档,就是踩在了《大腕》的尾巴上。

《大腕》定档4月20日周五,这个日期是三月中旬就定下的,但是当时间来到三月末,一直都没有给出准确档期的《大漠孤烟》就突然宣布定档4月24日了——两者之间,相差仅仅三天!

也就是说,这个周五《大腕》刚上映,下周二《大漠孤烟》就来了!

不得不承认,东方传媒集团的这个定档选择,杜维运和《大漠孤烟》那吓死人的气势,给明湖文化这边的宣传部和发行部,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但档期早已定下,《大腕》的宣传工作也早就已经展开,临时调整档期,不但会导致前期的很多宣传支出打了水漂,也很有示弱之嫌。

于是,两个部门的经理甚至曾一起到齐洁的办公室,希望齐洁能跟东方传媒那边的宗成泽或者周阳华协商一下,大家没必要两败俱伤。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双方协商一下,各退一步,大家挣钱。

但是齐洁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她很清楚,对方这样做,到底所为何来。

不过,商场嘛!

随着明湖文化的日益壮大和崛起,这样的与影坛传统大势力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输赢如何,都要碰一下才知道。

上一部《黄飞鸿》的电影品质是那样的优秀,但最终却在票房上输给了品质明显不如自己的《生死门》。

其原因,当然可以往秦渭那巨大的号召力上去理解,而且也绝对是成立的。但换个角度想想,其实也不无道理——《生死门》上映的时候,近些年来一直在斗来斗去的国内三大电影公司里,周阳华的东方传媒集团,和袁珂的京华电影,居然都是很默契地没有给胡斐和秦渭找麻烦!

固然在当时,东方院线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黄飞鸿》,跟明湖文化签下了更多地放映拷贝协议,也给了《黄飞鸿》更多的排片,但对于《生死门》,他们也完全算不上薄待,给的排片也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