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还有什么条件(第2/2页)

简简单单一个“请”字,散逸出无数的信息。苏东元又想到,就在日前,自己还向苏城提供帮助,想帮他早日完成9艘船的合同。

如今,他却是靠着自己的公司,就完成了状似不可能的任务。

这种想法,令苏东元短暂的失神片刻。

再望过去的时候,就见那副书记李阳,站在苏城身后,似乎在等他。而苏城本人,竟然还在和别人说话,只是脑袋稍稍偏了些。

苏东元多年浸淫,此时方才醒悟过来,曾几何时,一个沪市的副书记和苏城平起平坐了?

这种微妙的动作,曾经有志于官场的苏刑,也能够理解。

他只能饱含着嫉妒,默默的想:等到明年,我卖了手上的地皮,也能有好2个亿了,比大华船业的合同订单,也差不了太多……不行,我得多拿几块地,想办法多弄些贷款,这样的机会,以后谁知道还能不能遇上。

众人各怀着心思,将大华的船只参观完毕,又到大华船业的食堂午餐。

简简单单的一桌子菜,有的人吃的兴高采烈,有的人吃的懵懵懂懂,有的人吃的味同嚼蜡。

未等吃完,一个又一个的造船厂总经理,开始出现在大华船业。

第一个来的,就是江南造船厂的荣尚国。

他直冲冲的进了船业食堂,找到食堂中央,伪装亲民的一群人,开口就问:“苏董,咱们上次谈的入股的事,还算不算数?”

苏东元和他是认识的,长身而起想打个招呼,却被荣尚国一句话给堵住了,只好站在那里。

荣尚国这才看到了他,握手寒暄了几句,目光依然转向苏城,沉声道:“苏董,中船董事局我去说,他们要是不同意,这个总经理我就不干了。您给我一句话,咱们的合作还能不能行。”

荣尚国确信,既然大华船业能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一艘大船的船体部分,那江南造船厂若是得到了新技术,肯定能在150天内完成一艘船。

这样一来,等于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对船厂这样的重工企业来说,如果生产效率超过同济,那利润绝不是一倍两倍的增加,而会是三倍五倍、十倍二十倍的超额利润。

比起来,15%的股份算什么。

苏城料到有这一遭,笑笑道:“条件还是原来的条件,但具体多少股份,怎么合作,咱们还得再谈。”

“苏董,我是有诚意。”荣尚国趁着人多,忙道:“您说怎么合作,我听着。”

苏城再笑,却道:“等人齐了再说吧,转眼就有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