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5月15日(第2/2页)

欧罗巴的老百姓,热爱此类片子,他们探讨人性的主题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而这部作品,太合胃口了!

总之,在戛纳,姜文以及他的电影,非常非常的成功。

与之相比,国内的媒体团就非常非常的蛋疼。记者尽职尽责地把大稿件传回本埠后,领导们却都在纠结,一部国产电影在国外如此受欢迎,当然得报道,可尺度怎么把握?

《鬼子来了》这片子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味……你敢解读么?

那是作死!

连稍长点的稿件都不敢用,胆战心惊地改了又改,生怕有一个字犯错误。

最后就是:

在15日的早上,众多主流报纸,默契地腾出一版豆腐块文章,简单介绍了下剧情,然后不咸不淡地说一句:“获得了第五十三届戛纳电影节众多评委的青睐,有可能成为金棕榈大奖的有力竞争者。”

甚至还有人故意唱反调,称之为:“观众被迫忍耐黑白画面里不断发出的歇斯底里般的号叫,夸张的手法损害了影片的细节。”

似乎在期待可以走走狗屎运,撞到“连升三级”的典故,成功上位。

下午,戏院门口的休息区。

姜文和两位演员正在接受室外采访,几顶凉棚,细细的长椅子,气氛简单舒适,记者只有一个,无比淡定。

人家有这个范儿,路透社的。

老姜对着老外侃侃而谈,道:“我其实根本不想演男主角,但实在找不到可以说戏中方言的男演员。对马大三而言,他要用方言才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和内心。所以最后,剧组坚持要我来演。”

老外点点头,又问香川照之:“你第一次参与中国电影的拍摄,你觉得两国演员有什么不同之处么?”

香川听完翻译,笑道:“我发现日本人和中国人在一些小事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拿抽烟来说,中国人在抽烟时无一例外的,都与别人共享,而我们却是各抽各的。”

姜文插了一嘴,道:“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包烟都没了!”

“哈哈!对对!”香川大笑着应和。

记者刚要再问,就听戏院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几个人都一怔,偏头看去。

见两个保安正奋力按着一个亚洲男人,他手里还攥着张海报,已经撕得很零碎了。身子不停地挣扎,面目扭曲,青筋都暴了出来,用日语大声喊着一句话。

“他在喊什么?”姜文很纳闷。

“他说……”

香川照之沉下眼睛,缓缓道:“他们都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