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风向(第2/2页)

今年初开小会,不是说要振兴电影工业,开放市场么?

那么问题就来了:褚青拿下了银熊,直接刷到了三大展的影帝级别,是华语电影史绕不过去,也是绝对不可能绕过去的人物……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它有资格发飙,别家报纸自然不会跟着犯傻,纷纷沉默以对。一时间,国内媒体圈的气氛变得极为微妙。

南都成功地以一种前行者的形象慷慨赴难,而其他同行也乐得有人冒头试探,以便获取最正确的舆论路线。

环境始终在变,任何行业必须跟上政策形势。所谓胆大的吃肉,胆小的喝汤,没胆子的,连渣都捡不着。

纸媒有顾忌,网络可不屌,针对自己的法律还没完善呢,谁他妈来管?大不了删文,检查都不用写。

那些门户网站就像逮着肉的蚊子,吸饱了一口血,扑的一声,喷得天女散花。他们更聪明,不讨论政治,不讨论制度,只把触手张开,就死死搂住了娱乐圈。

所以,第二天,也就是2月18日。

网友们就看到了铺天盖地的相关报道,其中最惹眼的,便是那一溜有名有号的明星采访:

葛优:“我觉得我们这十几亿观众都看懂了我们的电影,那就挺好。电影界有些人是愿意拍片给西方人看,那是你愿意干那活儿,我就干我这活儿。当然,从演员本身来讲,小褚是我特喜欢的一位,希望有机会能搭搭手。”

夏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国男团,这下齐活了!”

姜文:“苦尽甘来!”

周迅:“呃,他是我非常,非常欣赏的一位演员,对,一直都是。”

王彤:“他为了这部戏付出了很多,以后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了。”

娄烨:“他是能让我心脏跳动的那种演员,特别想再次合作。”

刘德华:“青仔很有天赋,而且一直很努力,我祝贺他!”

刘烨:“牛逼!”

……

这次跟去年大争论的禁闭环境不同,有点智商的都能看出来,现在风向变了。

总之,2003年的2月,褚青再次搅开了这锅水,网络沸腾,纸媒无声,路人瞧热闹,都等着官方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