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丧家犬(2)(第2/2页)

你妹!

就看吴镇宇那小表情,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先是一喜,但立刻反应过来是玩笑话,又是一暗,还得装作淡定的样子,点头回应。

“是,华仔!刘德华!”曾志伟也不再卖关子,高声宣布。

“啊啊啊!”

现场的欢呼声简直爆棚,尤其是华仔的影迷们,在楼上疯了一样地大喊大叫。

刘德华自然激动异常,到台上甚至抱起曾志伟,转了好几个圈,致词的时候更是眼含泪光。

“唉……”

褚青在台下拍着巴掌,心绪复杂。他听到结果,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蛮失望的。不过也挺惊讶,一直以为是吴镇宇拿奖,没想到是华仔。

他不禁回头瞅瞅,见吴镇宇强颜欢笑的德行,特心酸的敢脚。

……

很快,男主角颁完,便到了最后一个奖项,最佳影片奖。

嘉宾也是两位狠角色,许冠文和姜文。许冠文先开口,照旧是满嘴粤语,叽里咕噜讲了一大通,而且边说边挥手,显得特嗨皮。

老姜就戳在旁边,右手插兜,左手玩着信封,斜着眼睛瞥他。

待那货说完,他才道:“我虽然没听懂,但我就表示同意吧。我看他老在那儿绕手,觉着挺累的,还是消停点好。”

“……”

这回没人笑了,因为实在很尴尬。

从到头尾,只要有内地艺人参与的环节,都明显透着一股突兀和疏离感。或许大意了,没考虑周全,搭档的香港明星全部讲粤语,只夹杂着一两句普通话。

周迅在这边拍过戏,还能听懂,别人就不行了,结果就是你们说你们的,我们说我们的,反正交流不了。

而内地明星呢,话里话外也在吐槽,但总要给些面子,没太过分。

即便如此,冯小刚和姜文这两位大佬的发言,已经够有所指了。大家又不傻,分分钟知道在说谁。

最后,《大只佬》摘下了最佳影片奖,金像奖也宣告结束。

事情自然没完,得意的得意,失意的失意。褚青婉拒了张柏芝的庆功宴和林嘉欣的茶话会,准备独自回公寓。

冯小刚他们还有官方活动要参与,没时间一聚。

他本想安安静静地闪人,不料一出会场,就被一帮记者缠上了。前脚走,后脚跟着,乌泱乌泱地追出门外,到了马路边。

褚青特讨厌,但还得等着出租,只好勉强应付。

“你对最佳男主角的结果有什么看法?”

“恭喜华哥,镇宇哥也很遗憾。”

“那你自己呢?”

“我没什么好说的。”

“三次提名,三次陪跑,是因为你的实力不足吗?”

“……”

“会前那些歌迷的举动,你有没有想说的?”

“……”

“最近你的负面新闻蛮多,你还坚持对打人事件的观点吗?”

“计程车!”

嘎吱,总算有辆车停下,他拉门上车,实在懒得理会。

……

“首先我得承认,这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稿。如果用新闻的写法,此事会说得不太通透。

当然,它和新闻还是有点关系的,比如那行标题,以及坚守事件的真实与客观。

4月2日上午,我在304医院采访王伯昭,那会儿还没闹得这么大,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对话空间。

在采访快结束时,他对我讲:“我出来后,就自己在外面打电话报警,小褚都看见了。”

小褚,就是褚青。

他是去探未婚妻的班,又一起参与了打人之后的全部过程。

我和他们认识有几年了,彼此很了解,我很感谢他们的信任,同时更对这件事感到荒谬与惊诧。

……

在范小姐骂完人后,张卫健和谢霆锋的表现非常微妙,也很值得赞赏。因为二人瞬间压制了冲动,至少没有对女孩子动手的意思。

而那位姓李的执行导演,却忽然跳了出来,开始强调:“我们这边拍戏的习惯,就是真实了些。我以前拍戏经常见到演员受伤的,大家都没话说。只是我没想到,你们会这样娇贵。”

于是,范小姐也骂了他,顺便搭上了剧组的全体香港人员。

……

这两位,一位是摄影师助理,一位是灯光师,执意要她道歉。

内地方的一个工作人员,误以为他们要动手,便挡在了范小姐前面,进而发展成一场大群殴。

据说参与者有23人,双方分别是香港与内地的剧组成员。但不久之后,褚青到场,就变了24人。

确切地说,是1对23。

……

香港艺人与内地艺人之间的矛盾,始终都存在。

包括他们在歌迷、影迷,及导演、工作人员面前的地位不平等,还有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不同,待遇报酬的差距等等。

此次事件,固然将其无限放大,但我们本身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想法看热闹。

……

现在,香港电影已经从“境外电影”变成了“境内电影”。

2001年至2004年,合拍片共有101部,其中77部为内地与香港合拍,包括创下了2.5亿票房纪录的《英雄》。

可以预见,合拍片肯定会成为两地电影人的普遍选择,此后,也一定会有台湾、东亚和好莱坞闯进来。

面对这些碰撞与融合,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两件事:提高、心态。”

……

在金像奖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褚青被各种《金像奖败北,青仔无言以对》《三次陪跑成炮灰 自觉羞愧匆匆离场》《死撑 坚持不对打人事件道歉》之类的狗屁报道围绕时。

袁蕾终于发出了这篇高级黑的大稿,南都头版,加粗大标题。

雪亮亮的一行字:《1 VS 23 何胆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