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3章 行事果决的徐南生,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第2/4页)

秦阳听的都忍不住在心里给他竖起大拇指。

这货可真是个人才啊,当个吏部尚书都有些亏了。

遇事果断,根本不给误会产生的机会,能放得下身段,舍得下脸皮,一部尚书,亲自追来,请他回去办理业务,好话说的一套一套的。

台阶给的一阶又一阶,弄的他都没话可说了,平心而论,心里就算是有些不舒服,现在也该消气了。

他要是说还有要事,今天就算了,反倒是显得他自视甚高,太过傲慢。

“若是方便的话,就有劳徐大人了。”

“秦大人莫要客气,请。”

上了玉辇,徐南生亲自带着秦阳,进了吏部,领了官印,也领了诸多操控之法,甚至一些神朝法宝的特点之类的,徐南生都亲自给秦阳讲解了一遍,末了还怕秦阳未曾明白,整理了玉简,交给秦阳。

处理完公事之后,还亲自将秦阳送出了吏部府衙。

“徐某与秦大人一见如故,本想与秦大人把酒言欢,无奈今日处理的是公事,秦大人初上任,需要忙的事情还多。

不若这般,待秦大人休沐之时,徐某再行宴请秦大人,贺秦大人高升礼部侍郎之位。”

府衙门口,徐南生一脸惋惜的跟秦阳告别。

不提对方心里怎么想的,为了什么目的,单说这次的事,的确是办的很漂亮,话说的不会太冒然亲近,却也不疏远,处在一个很舒服的位置。

至少秦阳心里感觉挺舒服的。

离开了吏部,秦阳这才觉得,能当一部尚书的人,大抵上都没什么简单角色。

当年稳压六部其余五位大佬,位列第一的李太玄。

已经死了的刑部尚书,骗了所有人的影帝叶建仲。

还有这位吏部尚书徐南生,都不简单。

噢,说起来,也就那位兵部尚书邹宏深,之前老想着掌兵权建军功,偏偏这方面能力不行,一下子掉分掉到了垫底。

另外的户部和工部的尚书大人,秦阳不熟悉,但只是看资料,听传闻,这俩也比邹宏深强的多。

得了官印,秦阳也把这件宝物当回事,随手收了起来,转身去了礼部。

成了名义上的部门三把手,总不能连单位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吧。

一路晃晃悠悠的来到礼部府衙,进门就看到不少熟面孔。

有些是在为太子出殡的时候,跟着来过,也有些是这次魁山祭祀的时候,也跟过他。

被一群人簇拥着到了办公室,秦阳也正事不干,跟着比较闲的人吹牛打屁,侃了一下午之后,太阳落山,秦阳这才拍拍屁股离开。

曾经梦寐以求的日子就是这样。

出了离都,秦阳回到了绝地庄园,反倒是觉得这里有些太冷清了。

之后的日子,没他什么事的时候,他就隔三岔五的去单位坐坐,喝喝茶侃大山。

偶尔有下面的人,想要跟着学学祠祭方面的东西,秦阳也不吝啬,给他们搞个临时培训班,以后万一有什么事了,倒也能迅速的拉出来一个可以干活的班底。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离都里愈发紧张的气氛,倒是跟秦阳没什么关系。

赵王当初夺得了去祭祀魁山的机会,本就不太稳当,他又把事情搞砸了,原本祭祀结束,大概率可以顺理成章成为储君的憧憬,也就只是憧憬了。

赵王跟周王又陷入了僵持争斗里。

他们不得不争。

几个月时间过去,终于,有人翻旧账,将赵王和工部牵扯了进去,明明是另外一件事露出的弊端,发现的纰漏,却被人牵扯到杀神箭的旧事上。

赵王没办法,只能彻底放弃掌控工部。

而这边呢,赵王一直等着的盟友,也终于给他送来了机会。

徐南生家族里,派往各地为官的人,被人接连揪出来,硬要牵扯到徐南生的话,其实还有些勉强,只是因为这些人跟他是一个家族的,而且多是他举荐下放的。

唯一一个比较大的事,是徐南生的亲孙子,在西境为官,却不知是中了什么邪,被人揪住了屠戮凡人的把柄。

屠戮凡人,乃是禁忌之中的禁忌,凡人乃是神朝最底层的根基,也是所有修士的底层根基。

尤其是对于门派来说,有足够庞大的人口基数,出现人才的概率才会更高,他们能挑选出来补充进门派的新鲜血液,才会源源不绝。

就算是凡人里占山为王的土匪,但凡是有点数的,也不会抢自己势力范围的人,反而会给那些普通人庇护。

所以了,屠戮凡人的事,被人揪出来,那就没法善了,这是犯了众怒了。

徐南生又很疼爱这位所有的亲孙子里,唯一修行天赋不错的孙子,当初去西境镀金,全程都是徐南生一手安排的。

如今出了这种事,一向果决的徐南生,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要么当机立断,大义灭亲,要么就会被人借此搞下去。

可是他还没想到两全之法的时候,赵王这边已经以最快的速度下手了,他的亲孙子被活捉回离都,朝会上,也开始借此大肆攻击徐南生。

徐南生一看这架势,他就算是想大义灭亲也不可能了,索性端正态度,挨打立正,但就算这样,也依然被罚俸,让他回去闭门思过,亲自去处理宗族的事,最近吏部的事,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于是乎,周王最后的支持也没了,在朝局上孤军奋战,被赵王骑到头上了,也只能隐忍不发。

在徐南生这件事上,怎么处理,周王都没发表意见,只是表示服从安排,神朝法度为先,事后还真的什么都不做,老老实实的认打认罚,窝在府邸里,在没插手过。

隔了没几天,就有一位当出头鸟的御史蹦跶了出来,提起了储君之位空了这么久了,也是时候选一个了,终日无储君,神朝国运终归不稳。

这种时候,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

整个神朝,就只剩下赵王势力最大,原本能跟他做对手的周王,成了孤家寡人。

还能选谁啊,只能选赵王。

皇子之间的争斗,比拼的是各方各面,如同养蛊一般,最后胜出的,自然是综合来看最有能力的,这种皇子,继承帝位,才有可能让偌大的神朝,继续昌盛下去。

按理说,以为御史来插手这种事,简直是找死,但这一次,嬴帝却什么都没说,只是暂且将这件事压下了。

这就是表达了态度,赵王已经十拿九稳了。

整天还在礼部吹牛打屁,偶尔办培训班的秦阳,自然是知道这些消息的,他压根没插手,反正倒下一个正好,等到只剩下一个的时候,再把最后一个干趴下,那嫁衣上位的阻碍就会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