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扶棺入京(第2/2页)

顾天佑猜想,侯爷在下面一定很希望他的一双儿女能参加追悼会。于是费了很大周章找到了俩人。闺女叫侯明,儿子叫侯亮。都混得不怎么样。顾天佑以为俩人会对父亲一肚子怨气,结果一接触才发现完全想错了。

侯明在一家外企打工,日子不上不下,供房贷的同时还要照顾一对儿双胞胎。

顾天佑心中暗自钦佩侯爷的基因强悍。很是好奇他那儿子是否成家,有没有孩子,会不会也是双胞胎?

侯明一听到侯爷牺牲的消息,当时泪水就控制不住了,立即给侯亮打了个电话,姐弟俩都愿意为父亲披麻戴孝。

顾天佑从姐弟俩那里得知,当年侯爷离婚完全是因为不想连累家人。他常年从事卧底工作,抓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曾经拿他当朋友甚至兄弟,落入法网后他们会更恨侯爷。二十年前,有一次,侯爷卧底破获了一个贩卖枪支的团伙,当中有一人逃了出来,一怒之下绑了侯爷的老婆孩子,就在侯爷家里差点把煤气罐子当鞭炮玩儿,幸亏狙击手果断将那人当场击毙。那案子之后没多久,侯爷就死乞白赖的跟老婆离了婚。

侯爷家的这段往事让顾天佑生出了同病相怜兔死狐悲的感觉。搁在过去,顾天佑最多会感伤一下,但现在因为顾志杰的出现,顾天佑的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多了些柔软的东西,比过去更加懂得了珍惜和敬畏生命。

花费了数日来处理侯爷的丧事,将遗产转交给侯爷的儿女后,顾天佑遵照负责宣传工作的孙副部长的指示到部委做了一次述职报告。作为特调组成员,主要讲述了前两次大案中卧底行动的经过,以及心得和成果。这个事儿或可算作一种褒奖,因为各省厅直辖市公安局在京的负责人都被叫来列席,这次混了个脸熟儿,今后走到哪里办案都不必担心找不到人配合了。

完成述职报告后就接到了院长大人的电话,要求顾天佑无论如何都要来一趟房山这边。选拔赛的初赛不利,第一轮个人项目初选,十名队员已经登场五人,只有孙京翔一个取得了个人总成绩达标以上的分数,且排名很不理想。如果后面的初选后半段比赛中建邺警官学院不能再有一人进入前十,学院将不必参加后面的团队竞赛项目,直接被淘汰。

顾天佑一听登时恼了,暗骂本次选拔赛的评委会主任冯奇伟,太不给天佑哥的母校面子了。这不是逼着老子抛头露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