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超职业的感觉(第2/3页)

李小强对依田下这样的“趣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研究室的人可不知道。当第1张棋谱传到研究室里的时候。

“呵呵,黑棋下得好像很奔放啊……”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

“啧啧,依田这小子真是太狂妄了,小强不要被他激怒就好……”这个是很多中国棋手第一个担心。

李小强会被激怒吗?显然不会,不过当前面20多步棋传到研究室以后。很快引发了中国棋手的第2个担心:

“小强不会是被这样的趣向吓住了吧?我怎么感觉他有点放不开手脚?白棋虽然下得很坚实,不过总有点委屈的感觉。反观黑棋,不仅棋下的很奔放,还非常的流畅和自然……”

在对局室内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的李小强下的棋像一个暮气沉沉的小老头。步调坚实而缓慢的进行。嗯,还有点“龟步大竹”的味道。而年纪大一点的依田呢?反而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步调极快,子力在棋盘上迅速展开。在棋盘上很快就形成了黑取外势,白取实地的局面。

应该说大家为李小强担心是有道理的。类似于“高目”,“超高目”,“五,5”等开局,它们的特点就是取外势。一点都不利于守实空。其实“星位”就被认为是不利于守实空。不过相对要平衡一些。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随时随地的转为取实空。

而类似于“超高目”这样的棋,那就只能是取外势。即使在花一手棋的话,实空也守得不踏实。这也是“超高目”和“五,5”等少见的原因。不是说取外势不好,而是没有办法“转换自如”。

在下围棋的时候,如果没有办法“转换自如”,就会显得很生硬。你开局的第1步棋就准备取外势,而且没有给自己留后路。那么对手就很容易来破坏你的构思。

大家为李小强担心就担心在这里。他不仅没有去破坏依田的构思,好像还是一副很配合的样子。

棋下到20多步的时候,连非常酷爱实地的俞彬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在擂台赛中,他是排在李小强之后第2个出场,对于这场揭幕战,他当然要比其他人关心一些。

“聂老师,现在白棋必须到这个角部来行棋吧?不然被黑棋在小目的位置走一步的话,黑棋的这个模样也太大了!可是我怎么觉得白棋已经没有好点下了呢?下小目的话,被人家三,3一托。将形成一个黑取外势的变化,和黑棋的外势配合相比,白棋的那点实空太小了。白棋如果下在星位的话,黑棋‘超高目’就相当于星位被人家‘高挂’。黑棋肯定会在另一边‘双高挂’,一般来说,星位被两边‘双高挂’的话。被认为是对星位最严厉的攻击手段。白棋下在其他地方好像也不行,如果白棋没有好点下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白棋前面的下法有问题呢?”

聂旋风紧紧盯着面前的棋盘,眉头紧锁,没有轻易开口说话。

的确,俞彬的分析很有道理。棋局进行到这个时候,只有黑棋第一步下“超高目”的那个角部空荡荡的。现在布局还没有结束,在布局阶段,本来就认为“占空角”最大。何况现在已经进行了20多步棋,在没有其他“急所”的情况下。白棋理所当然应该在这个角部行棋。

可是如果在这个角部行棋,一时间好像没有明显的好点。按照正常的应对,找不到“白棋好”的下法。

“难道小强还有其他的想法?”

这是很多在场中国棋手脑海里浮现的第1个念头。不过他们很快排除了这个想法。因为棋局进行到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

“在这个角部行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又必须在这个角部行棋,大家又没有发现明显的好点。于是:

“小强今天发挥得有点失常,可能是碰到不熟悉的局面,下得有点畏手畏脚。”

这是很多人浮现出来的第2个念头。这也是聂旋风没有开口说话的原因。

因为这个毕竟是揭幕战,棋局也才刚刚开始。本来大家对于李小强是居于厚望的。包括聂旋风在内,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就说李小强“下得不好”。

于是研究室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大家一边在替李小强着急,一边在棋盘上默默的帮李小强想办法,就是没有人开口说话。

好在他们没有等多久,当后面一张棋盘传来的时候。大家看到了李小强的应对。聂旋风几乎是脱口而出:

“白棋这步好像是好棋!”

是的,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他根本就没有计算和分析后面的变化就脱口而出。

这不是他不负责任,更准确的描述,这是一种“职业棋手的感觉”。

李小强下了一步出乎意料的棋。一步显得有点“业余”的棋。一步被大家“职业感觉”早就排除了的棋。

可是当大家看到这步棋的时候,大家的“职业感觉”马上又认为这可能是一步好棋。这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应该说一点都不奇怪!在职业围棋界,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李小强的确是在这个角部行棋。只不过他的选点大家没有想到。他下了一步“碰”!

黑棋第1步是下在“超高目”的位置,白棋呢?这步棋下在“高目”的位置上。两颗棋子是紧挨着的。所以叫做“碰”!

在围棋的布局阶段,高手一般是不会紧挨着别人的棋子去下棋的。这是一种“职业感觉”,所以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步棋。几乎是在下意识里,这步棋就被排除了。可是当大家看到这步棋以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步好棋!

这步棋好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看看后面的进行吧。

棋局又进行了10多步棋,在这个角部的接触战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就连张志东都看得出来,白棋在这个局部大有收获。心情愉快的张志东甚至有心情开玩笑:

“哈哈哈,大家看看,在这个局部的形状,是不是和大雪崩定式的一个简明型很像?只不过,白棋好像肥了一圈……”

对目数非常敏感的俞彬马上帮李小强计算起在这个局部的收获:

“1,2,3……和那个定式相比,白棋的空多了6目。而黑棋的外围厚薄几乎和那个定式一样。这样一增一减之下,白棋几乎便宜了6目。这这这,白棋真是赚大了……小强真是赚大发了!”

俞彬的这样分析对吗?如果单纯就局部而言,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他运用的分析方法,就是围棋中一个很常用的分析方法:

“手割!”

在围棋中,只要被认为是“定式”,就可以认为是“局部两分”。意思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谁也没有吃亏。比如张志东所说的那个“大雪崩定式简明型”,是一个典型的“势地对抗”定式。白棋获得实地,黑棋获得外势。实地是可以用“目数”来计算的。外势虽然没有办法用“目数”来计算。不过既然认为是“两分”,那么也可以把形成的外势“折算”成相同的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