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师门恩怨(第2/3页)

自己的围棋进步到现在这样的程度,除了自己的努力,自己运用的方法应该也算是非常有效的。不过李小强非常清楚,从“职业初级”进步到“职业中级”。自己的方法已经证明是有效的。仅仅依靠这样的办法,能不能进步到“职业高级”呢?能不能达到“职业顶尖”甚至是“宗师”境界呢?

李小强一点底都没有!

不过这也很正常,如果成为“一代宗师”都有一条很明确道路的话。这样的“宗师”还能称为宗师吗?在人类的历史上,无论在那个领域,每一位“宗师”的道理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位宗师的道路被人成功复制,一个都没有!

“哈哈哈,小强你终于发完呆了。一直不敢过来打扰你……快过来帮我看看,我这篇文章的标题到底怎么样?我就奇怪了,我觉得我文章的标题明明取得很好。为什么我们的总编老是看不上呢?嗯……那就是个老古板……”

过来的当然是张大记者。李小强接过他手上的稿纸一看:

“第4届擂台赛开幕,中方先锋漂亮的完胜日方先锋!”

这是文章的正标题,这样的标题,当然也算是正规正矩,也基本符合事实。

不过当李小强看到文章的副标题后,他有点哭笑不得的看着张志东。副标题赫然是:

“现场侧击李小强三妙手!”

“李小强三妙手”?自己这盘棋下出了这么多的妙手吗?李小强完全是一头雾水。当他快速浏览完文章以后,李小强开口了:

“我说张大记者,你这篇文章太夸张了吧。我承认,我第3步‘碰’有点妙手的样子。第1步‘碰’也勉强算是有点出乎意料。那么第2步‘碰’呢?那是很常见的手段吧,你这完全是用那步‘碰’来凑数。我劝你还是改改吧。你当然是无所谓,不过我李大天才丢不起那人不是……”

“嘿嘿,你第2步碰当然算妙手。你不知道吧,研究室里对你第2步碰可是评价很高。大家一致认为,那步碰手段虽然平凡,不过却是当时保证局面优势的唯一下法。其他的选择当然也可以,不过都没有这步棋那么积极。大家都说了,这步棋就是你强盗围棋的体现。手段虽然平凡,思想可不简单。内涵如此丰富的一步棋,当然算是妙手。再说了,没有第2步妙手,你也下不出第3步妙手吧……”

张志东在那滔滔不绝,李小强也不好意思打断他。的确,人家明显是在拍自己的马屁。李小强认为,要是简单粗暴打断人家的话,就会显得自己很虚伪。虚伪的事情,李小强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于是只好让张大记者把表扬自己的话说完。等张志东好不容易说完后。李小强开口了:

“我说张大记者,我劝你还是改改吧。你信不信,你这样的标题如果到了你总编的手里,应该还是通不过的。”

“为什么?”

“你自己想想吧,什么李小强三妙手?在围棋史上,被称为三妙手的还有谁呢?你想让人家说我不知道天高地厚吗?”

听了李小强的话,张志东一阵沉默。的确,在围棋历史上,提到“三妙手”,很自然就会想到日本古棋圣丈和的“古今无类之妙手”。用现在的李小强和人家丈和棋圣相比,显然有点不合适。

用“三妙手”这样的标题,好像就是拿李小强和丈和相比。这应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噱头。如果到了后世,恐怕很多新闻媒体都会抢着用这样的标题。不过在这个年代,很多新闻媒体还算是有点节操的。哪怕到了后世,围棋媒体和其他媒体相比,也算是很有节操。

李小强不想要这个噱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后世的韩国围棋中,出来一位叫宋泰坤的年轻棋手。他刚出道的时候,也算是一位围棋天才。被韩国棋界称为“少年壮士”,有一次在和曹燕子的比赛中,下出了媒体口中的“泰坤三妙手”,一举击溃了曹燕子。

结果呢?这位韩国围棋的“少年壮士”,他消失的速度和他崛起的速度一样快。有这样的反面例子在这里,李小强可不想触“三妙手”这个霉头。

李小强不想和“噱头”这样的东西沾边,不过噱头确实无处不在。张志东不再纠缠“三妙手”的话题,不过他很快找到了新的噱头:

“哈哈,我说小强。你现在赢了依田,我估计你第2盘肯定是更加斗志昂扬吧。嗯,肯定是这样的。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看明天的好戏了。”

李小强有点莫名其妙,他实在搞不清楚,自己面对淡路先生的时候,为什么需要“更加斗志昂扬”。这不就是一盘普通的职业比赛吗?人家淡路九段又没有得罪自己。

看到李小强一副表情迷惑的样子,张志东好像显得更加迷惑:

“喂,我说小强,你这个古棋传人,应该不会不知道淡路九段的师傅是谁吧?”

“他师傅很厉害吗?我为什么要知道……”

“嘿嘿,他师傅不怎么厉害,不过呢?我想你应该是知道的,最起码你师傅肯定是知道。你这个古棋传人,也不应该忘记他的师傅。他的师傅,就是日本的伊藤老太太。”

“哦!……”

这下李小强知道了张志东的意思。他所说的“伊藤老太太”,就是当年的伊藤友惠五段。在解放初,横扫中国棋手的那位日本老太太。在那个时候,出场的中国棋手,其实还是习惯下“座子围棋”的棋手。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中国古棋”的最后一代传人。

据说这些老棋手在和她下棋的时候,经常手都在发抖。那个场面实在让人唏嘘。的确,面对这样一位非顶尖的女棋手却一胜难求。那种屈辱感实在是难以描述。

根据李小强的描述,大家一致认为,“李小强师傅”应该和这些中国老棋手是同一代人。对于这种屈辱性失败,只要是围棋人,肯定是感同身受的。而李小强作为“古棋传人”……

在那一刹那,李小强已经想通了张志东的意思。想到自己居然还有一个“为师门报仇”的任务。李小强再次哭笑不得。他心里可是非常清楚,自己“真正的师傅”,其实是后世的围棋理论和观念。自己确实想在中国古棋中吸取营养,不过到目前为止,效果好像还非常有限。从这个角度说,李小强认为自己还不配称为“古棋传人”。

虽然认为自己还不配,自己却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谎言的坏处,说了一次假话以后,必须用100次假话来圆谎。李小强能做的,其实就是让这个“谎言”变成“真话”。如果能够做到这个,李小强认为就不会再受煎熬。这也是他拼命去理解古棋的原因。他也甘之如饴。中国古棋是一座非常丰富的宝藏,他在里面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