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凡关无恶手(第2/2页)

它值得吗?

藤泽秀行幽幽开口,他叹了一口棋:

“哎,依田君,如果你们还在讨论值得不值得的问题,你们会被这个孩子甩开很远。他这步棋的思想,他这步棋的意图,你们真的了解吗?在这种平凡的局面中,能够下出如此锐意进取的一步棋,你们居然问值不值得。”

坂田先生也开口道:

“后面将是未知领域,不过和那步‘单关跳’相比,这应该是一步好棋。依田君,你们要好好领会啊。这步棋的招法虽然看上去很业余,不过它的内涵,却一点都不业余。”

看到一帮年轻人面面相觑,厚道人林海峰先生忍不住提醒他们:

“这步棋看上去很无理,看上去很业余。不过它的本质,是在追求效率。最高的效率。你们从这个角度去想,就可以理解这步棋的内涵了。后面的变化虽然很复杂,这步棋最后的效果也不一定就比那步单关跳更好。只不过,追求每一步棋的最佳效率,不就是我们职业棋手孜孜以求的吗?”

是的,李小强就是在追求效率!

当李小强选择用“星位内侧挂”。用“打散”的思路来对抗黑棋的“高中国流”。要“打散”人家的阵势当然很容易。不过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面作战。白棋自己也无法形成“好形”。无论如何,“立二拆二”的棋形肯定是不算“好形”的。最起码这样的棋形效率不高是肯定的。

要判断某种棋形效率高不高,一般看两方面,第1,是不是“活形”,第2,围空效率怎么样。“立二拆二”就属于那种中不溜秋的棋形。肯定不能说它是“死形”不过它肯定没有活透,只要没有活透,就有受到攻击的可能。至于围空效率,那提都不用提。根本就围不了几目空。

“打散”的最原始含义,其实就是“破空”。具体到这盘棋中,就相当于白棋用“立二拆二”破了黑棋不少空。当然,要破人家的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自己这块棋还没有活透”。

如果这样来理解围棋的攻防其实就很好理解了。下围棋其实就是在不断讨价还价的过程。对于黑棋来说,自己的空被破了,那肯定需要在其他的地方补偿回来。首先,黑棋肯定不能让白棋轻易活透,如果人家活透了,那么自己的空就白破的。羽根先生就是这样做的,为了不让白棋活透,他选择了继续“搜根”。白棋无法就地做活,那就只好向中央出头。当然,其实说“逃跑”应该更准确一点。

对于这样的攻防战,要怎么判断其中的好坏呢?其实很简单,在这样的局面下,当白棋的“立二拆二”彻底活透以前,能够把实空补偿回来。就可以算黑棋好。反过来,就算的白棋成功。

棋局进行到现在,如果李小强下那步“单关跳”,基本就可以认为那块棋活透了。当然,黑棋也可以得到补偿,白棋破的是“星位”这边的空,趁攻击的机会,黑棋可以在“小目”那边另外形成一个模样。

如果这样下的话,双方都可以接受。谁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这就是“两分”,前面的布局过程,就可以称为“套路”。

李小强没有选择这样的“两分”。他选择了一条非常复杂的道路。李小强认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虽然看上去很“业余”,看上去很“无理”。其实自己的选择才是真正符合棋理的。最起码,要比“凡关无恶手”符合棋理得多。李小强选择的是:

对攻!

围棋中最激烈,最刺激,其实也是最追求效率的下法。

没错,白棋如果下那步“单关跳”,确实可以活得很舒服,活得很安全。不过无论怎么舒服,无论怎么安全,那也只是单方面的防守。这样一来,黑棋的一连串攻击就会显得效率很高。很可能变成很完整的模样,最终转化成黑棋的实空。

在做活自己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对手的弱点。能够揪住对手的弱点,趁机补强自己。这样做当然要比自己单纯补强效率高。白棋的那步“跨”,就是在黑棋的模样中寻找破绽。希望能够找到以攻对攻的机会。

这就是李小强的想法。这就是李小强的棋理。

后世的“暴力围棋”,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

“凡关无恶手”也许有道理。不过它也仅仅“不是恶手”。李小强心里非常清楚,仅仅“不下恶手”,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足以赢棋的。

棋局一步一步在继续。由于李小强的那步“跨”,局面导向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为了寻找对方的破绽,不惜将自己的安全置之不理。这就是现在的李小强。

这盘棋很有趣,在中午休息前的2个小时中,双方一共下了40手棋,前面30手,都是在10分钟内下完的。后面10手棋,是在剩下的110分钟内完成。临近中午休息,双方更是不肯轻易落子。双方都很清楚,本局的第1个关键处很快就要到来。

李小强继续在棋盘上证明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