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探寻未知领域(第2/2页)

严格来说,说李小强是“速度型”其实是往他的脸上贴金。他根本还没有资格称为“速度型”。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其实也指出了李小强的一个弱点。和李小强自己的弱点相比,他才可以称为“速度型”。

在围棋中,和“速度”相对应的,当然就是“缓慢”或者说“坚实”。一直以来,“速度行棋”和“坚实行棋”就是围棋中的两个最主要的流派。大家常常把棋手分为“实地派”和“外势派”,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说这样的话,其实同样是流于表面现象。围棋最终是要依靠“目数”来决定胜负。没有哪一位棋手不喜欢“实地”,就像武宫正树先生这样最典型的“外势派”。他的宇宙流,他的大模样最终也要转化为实地。他其实也是很喜欢实地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分歧点,其实仅仅是一个“先后问题”。有些棋手喜欢一开局就抢实地,这些人被称为“实地派”,有些棋手呢,喜欢开始抢外势,棋局进行到中后盘的时候,通过这些外势转化为实地。这样的棋手被称为“外势派”。

实事求是的说,在所有的职业棋手中,“实地派”占了绝大多数。特别是到了后世,想要找一位“厚实行棋”的高手很难很难。这并不是说“实地主义”就比“厚实主义”更好。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和“厚实行棋”相比,“实地主义”更简单,对于这样的棋,大部分棋手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掌握。

首先“厚实行棋”,然后通过自己的“厚味”,最后转化为具体的“目数”。就是这个“转化”,能够难倒绝大部分职业棋手。这是围棋中最难的一个课题。

这个“转化”,对李小强来说当然也是难题,当然也是他的弱点。所以他以往的对局中,很少出现“厚实行棋”的情况。

当平时“步调轻快”的李小强突然“厚实行棋”。当平时“思路清晰”的李小强突然玩起了“高深莫测”。大家的惊讶是正常的,大家一致不看好李小强也是正常的。

对局室内,刘大锤同样很惊讶,他也想不通李小强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正是因为这样,他同样小心翼翼。因此这盘棋的进展很慢。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厚实行棋”,“利用厚味作战”,应该是一种很高深的围棋。这是职业围棋的必修课。李小强是一定要过这一关的。李小强今天选择这样的下法,除了是“穷则变”以外,其实也想见识一下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当然,如果“有惊喜”那当然更好。

“厚实行棋”也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认为是一种比较高深的境界。在目前的世界棋坛,特别是在日本围棋理论中。这一直是一种很主流的观念。

别看李小强常常“鄙视”日本围棋理论,他对这个观点还是赞同的。可问题是,显然很有“境界”,显得“很高深”的日本围棋,为什么到了后来会不堪一击呢?毫无疑问,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地方出现了偏差。或者说,日本围棋在一些认识上出现了错误。

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李小强很想知道答案。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当李小强选择了“厚实行棋”以后,这盘棋的格局就已经很明显了。这种棋没有那么快分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关键,肯定是在中后盘。

李小强打起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棋局中,他在磨砺自己技艺的同时,也在探寻日本围棋落后的根源。

这盘棋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