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加冕(第3/3页)

今天的李小强就比较幸运,他挑起劫争的起因,那是学李石佛。而打劫的过程呢,他当然就是学人家罗神猪。

正如曹大方说的那样,打劫算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但其中最顶尖的技术,就是制造劫材!

没错!就是制造劫材!李石佛输给罗神猪,就输在罗神猪鬼魅般“造劫材”的手段上。而刘大锤今天忽略的,也是忽略了一步“造劫材”的手段。

要说巅峰时候的李石佛,他的思维当然很慎密。当时他挑起劫争,他认为自己也是有一定把握的。他唯一忽略的是,在整个打劫过程中,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特别是自己找了“损劫”的情况下。很可能最开始不是劫材的棋,后来就变成劫材了。

例如一个价值15目的棋,按照最初的预想,只有超过15目的棋才算劫材。但假如你找过损劫呢?比如你找了一个损劫,你先损了3目棋。那么很简单的算术题,对手找一个12目的棋,应该就算是劫材了吧。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战的时候,在那样一个高度紧张的动态过程中。哪怕慎密如李石佛,也是很容易忽略的。

今天的李小强很幸运,他因为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很早就发现了一步“不是劫材的劫材”。因此当白棋找过2个“损劫”后。他在白棋的大空里下了一步“断”。

李小强确信,有了这步鬼魅般的“断”,对手再也打不赢这个劫争。有了这步“断”,“13岁的名人”将成为现实。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不过后面的进程就像是在走过程。刘大锤坚持收完最后一个单官,但对于最后的结果,双方还是心知肚明的。

数子的结果很快出来了,李小强以一又四分之三子的优势,获得了本局的胜利。也就在这一刻,李小强成功加冕中国的围棋“名人”!

“这个‘名人’,只是对我近3年多努力的奖励吧?没错,这个‘名人’,绝对不是我的终点!可是,我的终点,应该会在什么地方呢……”

走出对局室的李小强,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