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斗志昂扬(第2/3页)

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的话,棋的感觉就没有那么敏锐。要么就是容易出现“缓手”,要么就是“麻痹大意”。李小强今天发现的,可能就是第2种情况。

“哈哈,看你分析得头头是道,听起来也像是那么回事啊。不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就搞不懂了,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

“嘿嘿,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懂吗?每一个人下棋,其实都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说,都有自己的个性。像你这样的普通人,当然只能看到他们的招法。而我李大天才就不同了。我在他们的招法中,能够看到他们的个性,能够看到很多隐蔽的东西……”

张大记者仔细打量着正在自吹自擂的李小强。在这一刻,他觉得有点无语,他决定放弃和李小强的争论。他甚至伸出一个大拇指在李小强面前比划了一下:

“你牛,你牛……”

“咳咳……”

李小强和张志东继续往前面走去。在这之后,两人再也没开口说话了,一路默默无语。李小强甚至在那胡思乱想:

“嗯,看来‘你牛你牛’这个词,在中国围棋届还是很流行的嘛。这不,聂旋风将来对‘陈小强’说的话,就这样被你张大记者提前说出来了,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还把这样的一句话,套用在另一个‘小强’上面。真是的……”

等李小强和张志东到了地头的时候,发现华领队和罗教练正等在那里呢。

“二老好,大家找我有什么事吗?”

“呵呵,我们的‘李大名人’过来了。不错,不错,这次的天元赛也下得非常好。不过你不能因此而骄傲啊,你还要继续努力啊……”

李小强心里清楚,这些围棋前辈们,对自己这一代的棋手,那完全就可以用上“溺爱”这个形容词。既然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咱们中国人嘛,长辈肯定也是要唠叨几句的。李小强耐心的听完罗教练他们的“唠叨”。终于到正题了。

“呵呵,我们叫你过来,其实就是要正式通知你,等这个‘天元赛’下完后,还有一个‘选拔赛’在等着你。你要好好准备一下。”

“选拔赛?”

“没错,选拔赛,第2届‘富士通杯’选拔赛!这个比赛强手如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这个‘天元赛’更难下。希望你好好珍惜这次机会。争取获得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

“哦!”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小强终于收起了自己的嬉皮笑脸。他知道,在目前这个阶段,自己最想参加的比赛,或者说,自己的第2步“职业规划”。终于就要来临了!

李小强是知道后世世界棋坛趋势的。到了后世,只有世界职业围棋比赛。才是一名职业棋手梦寐以求的舞台。也只有在这样的舞台上证明自己,才能说明你的“江湖地位”。

这就好比职业网球界一样,每年那么多林林总总的职业比赛。假如你没有获得过一次四大“满贯”比赛的冠军,那么哪怕你的临时排名再高,也根本说明不了问题。“江湖地位”也高不到哪去。

李小强清楚,按照自己目前的围棋水平。虽然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冲击力”,但要想拿世界冠军的话。自己的底蕴和功力还是不够的。自己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和沉淀,才有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准和层次。

李小强深深知道,围棋这种东西,光靠天赋是没用的,光靠努力也不够。还需要一些机会和运气。就拿自己和常韧圣相比吧。自己的围棋天赋比人家高吗?也许别人会这样认为,但李小强是不会这样认为的。自己目前和常韧圣的差距,是起点的差距,是机会的差距。

在3年以前,由于自己的“起点”比他高,这也让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比赛机会。也正是通过这些高水平比赛的磨练,让自己保持着和常韧圣他们的差距。所谓“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目前的情况大致如此。

当李小强获得这个“名人”桂冠后。他认为自己第1步的“职业规划”,应该算是基本完成了。那么第2步呢?那当然是努力去争取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先不考虑夺冠的事吧,你必须要有这个资格去参加世界大赛。在那样的氛围中磨砺自己,最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因此在李小强的心目中,他对这个“选拔赛”的看重程度,甚至超过了目前还在进行的“天元赛”。

罗教练说得没错,对于这样的“选拔赛”,可能真的比“天元赛”更难下。就拿马上要进行的第2届“富士通杯”来说吧,分配给中国的参赛名额是5个,其中“聂马双雄”免选,属于“指定参赛”的选手。这样一来,选拔出线的名额就有3个。在这其中,聂旋风是因为获得了上届比赛的第3名。他因此获得了一个免选名额。这样一来,马小飞就以“国家种子”的身份免选。

先不说“免选”的问题,就算这个参加“选拔赛”的资格,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获得的。比如今年的参赛资格,第一,国家队成员。第二,全国围棋个人赛的前6名。第三,其他各类“新闻棋战”的冠军获得者。

李小强前面两个条件都没有,他就是依靠这个“名人战”的冠军,才获得这个选拔资格的。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比赛,虽然算不上是正式的职业比赛,在各大媒体中也根本看不到什么报道。但想出线的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因为这个比赛,采用的是“双循环赛制”。

打个比方说,假设有10个人获得了参赛资格,那么每位棋手都要和其他人下2盘棋,一个人总共要下18盘棋,才能最终排定座次,前3名获得出线权利。说实话,这种类似于“联赛”的赛制,对于李小强是不利的。

就拿足球来打个比方吧。大家都知道,一个“联赛冠军”的份量,肯定是比“杯赛冠军”的份量更重。因为只有联赛,才最能体现一支球队的功力和底蕴。围棋比赛其实也是一样的。李小强能获得“名人”头衔,固然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冲击力。但是也要客观的承认,按照李小强目前的水平和特点,他其实更擅长于下那种淘汰赛制中的“遭遇战”。在那样的比赛中,李小强更容易获得好成绩。而那种完全硬碰硬的“双循环赛制”。会把各种偶然性降到最低。

在真实的历史中,马小飞就没有能够参加第3届“富士通杯”。由于在第2届比赛中,中国棋手没有获得前3名。因此分配给中国的参赛名额只有4个。这样一来,“国家种子”的身份就给了聂旋风。就连马小飞都同样需要参加选拔。到下届比赛的时候,选拔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直接把全国围棋个人赛作为“富士通杯”的“选拔赛”。这个比赛的冠亚军,将代表中国出战世界大赛。剩下最后一个出线名额,就还是要进行这样的内部选拔赛了。马小飞就是没能在选拔赛中出线。从而错失了他唯一一次出战世界大赛的机会。不然的话,在早些年的“富士通杯”中,他本来有希望保持“全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