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顿悟(第2/2页)

“现在看来,小强是真的遇到什么问题了,起码是遇到一个瓶颈。他这段时间的状态相当不稳定,而且从他最近的表现来看,我感觉以前那个遇强不弱,遇弱更强的李小强好像已经不见,比如像刘昌赫这种级别的对手,这如果是以前的小强,那我对他一百个放心,他对付水平差一点的对手原本是十拿九稳。可现在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他现在经常输掉这样的棋……”

其他人默默听着张大记者的话,不过却没有人开口。是的,张大记者说得很对。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在的李小强一定是遇到了问题,否则也不可能这种表现。可是怎么帮呢?又有谁有资格能帮助他呢?要知道,现在的李小强水平已经很高了,他已经是这个年代最顶尖的棋手之一,因此他还想更进一步的话,那么这一切只能靠他自己。

下午5点多钟,当李小强投子认负的时候,他心里同样是一片茫然。

下午6点,第6届“富士通杯”第2轮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只有邵伟刚一人进入8强,遭遇近年来最重大的打击。

比赛结束的当天晚上。中国代表团的驻地。

“林先生,你真是客气了,这么晚还来看望我们。”

林海峰笑着对华领队说道:

“不,今天不是我一个人过来的,还有吴老师,请问小强在吗?吴先生说他想和小强说几句话。”

“啊?!”

房间内,李小强和吴清源先生相对而坐。

“小强,我听说你在黄,范,施三位前辈中,你最欣赏的是施襄夏棋圣,你希望以他为榜样。有这么回事吗?”

“啊?”

李小强一时间有点发愣。李小强从来没想过,吴先生的开场白,居然会从中古棋的3位先贤说起。在李小强的印象中,这还是吴先生首次和自己谈及中国古棋。

“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在这3位前辈中,我确实更喜欢施襄夏先生一点。”

“哦,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吴先生饶有兴趣的继续追问。

李小强只是笑笑,没有开口。

“龙士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这两位都是天赋卓绝之辈。反观施襄夏呢,世人评价他的棋为:定庵邃密精严,他的棋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从你的风格来看,好像是有点接近施襄夏。而且和前两位绝世天才相比,施先生怎么看都更接近凡人。恐怕在你心目中,自己也是这一类人,因此在感情上更亲近施襄夏一点,是这样吗?”

李小强继续笑笑,给吴先生来个默认。

“既然你那么喜欢施棋圣,那么施棋圣那个‘三年不脱一先’的典故,你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这个典故李小强当然知道,而且这应该是围棋界最著名的“顿悟”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的大致意思是,施襄夏一直到20多岁的时候时,他那时候水平还不行,起码比范西屏要差很远有次在湖州遇见了“围棋四大家”中的程兰如和梁魏今,两位长者都要以受先的棋份与他下了棋,施。两年以后,施襄夏又遇梁魏今,他们俩同游砚山,见山下流水淙淙。梁魏今以水喻棋,他对施襄夏说道:

“你的棋已经下得不错了,但你真的领会了其中奥妙了吗?下棋时该走的就得走,该停的就得停,要听其自然而不要强行,这才是下棋的道理。你虽然刻意追求,然而有‘过犹不及’的毛病,所以三年来你仍未脱一先的水平。”

施襄夏细细体会了这番深刻的议论,意识到自己以前好高骛远,走了弯路。从此,施襄夏一变往日棋风,水平大涨,很快就超越了程,梁二人。达到和范西屏并驾齐驱的地步。

“小强,你相信这种顿悟的故事吗?”

“不,我不相信,我从来不认为围棋可以顿悟!”李小强斩钉截铁地说道:

“施前辈棋艺还能进步,那绝对是他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产物,而觉不可能是依靠什么顿悟。”

吴清源先生欣慰的对李小强笑笑:

“是的,我也不相信,可见你的头脑非常清晰。但是你知道吗……”

说到这的时候,吴先生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李小强:

“但是你知道吗?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其实和当年施棋圣的问题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