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一盘价值3亿1千万韩币的比赛(第2/2页)

决赛的日子终于来临,其实决赛的日子很快来临。只间隔一天,李小强在张大记者的陪同下再次走向赛场。

“我说张大记者,平时在这个时候,你不都是化身话唠?今天怎么不说话。”

“嘿嘿,你和李石佛的比赛,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也认为我不需要多说什么。”

“既然你不说,那我就说两句吧,你知道刚才我想起了谁吗?”

“说说看。”

“周懒予。”

“周懒予?你这个时候居然想起周懒予?哈哈有时候我不得不说,你这家伙的思维……那真是够发散的。继续说吧,你到底想起周懒予什么。”

“我就在想周懒予为什么没有成为武林盟主,而且张大记者你有没有觉得,李石佛其实和周懒予很像啊。”

“啊?”张大记者有点跟不上李小强天马行空的思维,不过人家现在毕竟是围棋“名记”,琢磨一会后,还是差不多弄懂了李小强的意思。

周懒予是中国古棋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中国古棋中“过周十局”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就是周懒予终结了过百龄的霸主地位。

李小强说周懒予和李石佛有点像,细想一下那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在周懒予所处的年代,他周围都是一片力战家,只有周懒予的棋风在当时独树一帜。

大家评价周懒予的风格:“究其(指周懒予)所以胜者,持先而不失也。”

换句话说,在中国古棋中,周懒予算是少见的“控制流”,他不以战斗见长,以判断和控制为主。这就是周懒予和李石佛的相似之处。

周懒予击败过百龄,可以说是终结了一个时代。但他为什么没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呢?或者说他为什么没能成为新的武林盟主呢?

原因是他又被另一一位棋手击败。而且击败他的这位棋手并不算多有名,叫李元兆。在“国朝弈家姓名录”中,李元兆位列“名手”。在中国古棋中评定棋手等级,是按照“国手”,“名手”,“二手”,“三手”这样类推。

简单的说,如果“国手”是“超一流”,那么“名手”就相当于一般的“中坚棋手”。据说这位“中坚棋手”李元兆就是在看过“过周十局”后认为周懒予力量不行,认为他应该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向周懒予挑战。

要知道,中国古棋可不会像日本古棋那样,成了“名人”后随时可以避战。于是周懒予欣然应战,于是他以4比6的比分输掉比赛,于是周懒予没能成为新的武林盟主。

对于这样的典故,现在的张大记者当然非常清楚:

“哈哈哈小强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说人家李石佛的控制流不如你这个力战家?嗯,你这也算是赛前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吧。”

李小强冲张大记者一笑:

“我什么都没说,我只是……讲个故事而已。”

说完这句话,李小强转身走向赛场。

“有些人的名字,仅仅将他们并列在一起就会让你血脉喷张。有些人的名字,随手挥洒几笔便有赏心悦目的妙手和名局震撼世人。有些人的名字,伴随着他们每一次的对局,伴随着交替上升的比分,他们总能演绎无数或感动或唏嘘的胜负故事。”

“只要给他们那么一个机会相遇,他们就会创造历史,与众不同的历史!无论你们看过他们俩两人多数次交手,你怎样想象惨烈的局面起伏,看到什么样的鬼手妙手,甚至听到怎样的场外杂音,你都不会都有任何惊讶。这两个名字,就叫李小强和李石佛……”

1996年的初冬,李小强和李石佛的第11次交手,一盘万众瞩目的比赛,一盘价值3亿1千万韩币的比赛,很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