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俗手破僵尸(第2/2页)

排除了转换的可能,排除了就地做活的可能,就是用这种抽丝剥茧般的思考方式,问题其实就越来越简单了,小李的真实意图已经呼之欲出。

在无法转换,无法就地做活的情况下,小李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确保自己大龙安全呢?现在只有一种可能,有且只有一种可能:

小李肯定看到自己棋中的某处破绽,他可以将自己某块棋卷入“对杀”,这是黑棋大龙唯一的求生之道。

5分钟!李小强的5分钟思考时间就是这样花出去的。有了这5分钟,李小强已经非常清楚问题的结症所在。因为当李小强巡视过自己的包围圈后,发现自己的包围圈确实还存在一道缝隙,这个地方可以被黑棋强行切断,从而将自己一块棋卷入对杀。

问题的结症已经找到,那么到了现在,就是李小强破解“僵尸流”的时候了!

“要怎样给予他最严厉的打击呢……”李小强再次陷入沉思中。

就在李小强思考的同时,研究室当然也没停止研究。而且由于研究室内人多势众,这里的研究速度也并不慢。就在李小强第2次陷入沉思的同时,研究室的棋手也都知道问题的结症所在。

等大家弄明白李石头的意图后,林海峰先生开口表扬李石头,他笑着对刘昌赫说道:“这棋,白棋好像有点难办了。你们这小孩不错,不仅算路深,下棋也很有灵气,更重要是有股狠劲,看来以后必成大器啊。”

听了林先生的表扬,刘昌赫眉开眼笑,他内心虽然非常认同林先生的看法,但嘴里却在假谦虚:

“哪里,哪里……”

的确,别小看小李这简简单单的一手,但林先生刚才的表扬,可以说句句都说到点子上。李小强从切断开始算到最后的对杀,算到自己包围圈中的那道缝隙,别看他只花了5分钟,但这里的直线算路已经超过30步了。

更重要是李小强是在有提示的情况下才发现那道缝隙的。也就说李小强如果没有看到李石头那步棋,他还真没注意到那里的破绽。由此对比李石头,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算路深”吗。

至于“灵气”,那只要和古大力对比一下就知道,当古大力还在打一些常规小算盘的时候,李石头却能下出这样一手棋,这当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灵气”。

最后一个“狠劲”,小李在这步棋之前,他并非没有其他选择的,其实按照研究室的判断,在这之前依然是黑棋稍占优势,黑棋只要进行普通收束,这棋未必就不能赢。但即便如此,小李依然挑最狠的下,他从来都是挑最狠的下!

算路,灵气,狠劲,这就是小李的特点,这就是他的长处。这也是他为什么能睥睨天下的最主要原因。

“去,你们去把后面对杀的变化摆一摆,得出结论后过来告诉我。”

林海峰先生这样吩咐张栩道,张栩领命而去。其实根本不用林先生吩咐,就在他和刘昌赫聊天的时候,那边的年轻人早就在进行热火朝天的研究。

下午4点20左右,李小强还在对局室寻找破解“僵尸流”的对策,林先生继续在和刘昌赫聊天,年轻人的研究有结论了,张栩回来向林先生汇报。

张栩的回答很简短:“我们摆过了,白棋应该不行。”

“哦?”

“我们分析过,如果双方都应对无误的话,那个地方应该会形成双活……”张栩补充一句:“……而且是黑棋先手双活。”

“哦?”

林海峰先生和刘昌赫再次“哦”了一声,并且彼此对视一眼,林先生笑着对刘昌赫说道:

“现在看来,还是你们的小孩厉害呀,年轻人终于扳回一局。”

刘昌赫再次眉开眼笑。的确,像林先生和刘昌赫这样的大行家,他们只要听到张栩的只言片语,就能很快判断清棋局的形势的。

如果真如张栩所说双方形成双活的话那意味着什么呢?那当然就意味着李石头“僵尸流”奏效,意味着李小强攻击大失败,意味着这盘棋,将以李石头的获胜而告终。

“你们真的都算清了吗?”

这回刘昌赫问的是崔毒,虽然崔毒是这些年轻棋手中最小的一个,但是刘昌赫知道,他的直线算路能力在这些年轻人中首屈一指。

“应该没问题,我们摆了很多遍了。”崔毒的回答很肯定。

看到年轻人如此信誓旦旦,林先生再次对刘昌赫表示祝贺,刘昌赫再次眉开眼笑,并且装模作样表示谦虚:

“哪里哪里,要知道今天的对手可是李小强,什么话都不能说得那么肯定吧,别人没有办法,难道李小强也没办法吗,万一他发现年轻人没有看到的手段呢……”

事情还真就有这么巧了,就在刘昌赫在装模作样假谦虚的时候,最新的棋谱传了进来。最先接过棋谱的是张栩。

张栩扫了一眼棋谱后先是一愣,他的脸色很快变了,这时候的张栩露出一副很意外的表情,最后他对着棋谱开始进行验算。

2分钟后,张栩缓缓抬起头,他面露苦笑,他对他的师傅林先生说道:

“看来我们真的错了,我们并没有算清。真正的正解,原来在这张棋谱上……”

众多棋手蜂拥而上,连林先生都和年轻人抢着看棋谱。

大家看到了什么?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李小强的一步“俗手”,一个在职业棋手看来非常俗不可耐的手段。

但恰恰是这步俗不可耐的手段,李小强击破了小李的“僵尸流”!

俗手破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