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成败由己(第2/2页)

他之所以多看了这把紫砂壶两眼,是因为他认得这把壶。这把壶和他在做茶叶生意的邻居丁老家,见过的那把顾景舟的汉云壶几乎一模一样,不但样子长得像,而且给他的感觉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看到钟皓晴用眼神鼓励他看看,李逸就将壶拿了起来,一上手,他就觉得八九不离十,这应该也是一把出自顾景舟之手的汉云壶!

汉云壶是紫砂壶中比较具有另类特色的器型,是顾景舟原创的壶式,后人也多有仿制。

汉云壶的壶身光素无纹,而且造型看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可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难做出那种味道,尤其是这种纯粹靠造型和线条支撑的紫砂壶,要么就仿的不伦不类,要么就带有制壶师强烈的个人色彩,其难度,绝对不在那些花纹繁复至形神都难以模仿的紫砂壶之下,甚至更有甚之。

一句话,仿形容易,仿神韵难,而且越是大师仿作,越难抹去这壶中他自己的味道。

因此,虽然李逸在壶上没有看到任何顾景舟留下的印记,但偏偏他就能感觉的出来,这就是顾景舟的壶。

这里要提到一点,那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鉴定师在讲述经验的时候都会提到一条,要多看,一定要没事就多看实物。

这是因为,一来多看确实是能够增加见识,开拓思路,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你看到过某位大师的真迹,记住了那种独特的韵味,那么,当你再见到他其他的作品时,就很容易把握住其中的真谛。

因为,好的作品,是会自己说话的。

书画如此,雕刻如此,紫砂壶亦是如此。

看真品的感觉绝对不是只看照片、图片,然后再去看那些几乎千篇一律,或者东拼西凑玄而又玄的评价所能比拟的。

“刘老,您这件是顾景舟顾大师的汉云壶吧?我想,这应该是他早期的作品。”

用鉴灵牌验证完结果后,李逸恭恭敬敬的将壶放回了刘老面前。

刘老点点头,笑道:

“这是他当年随手做了一个,送给我喝茶用的物件,不提也罢。”

顿了顿,他忽然起身,冲着李逸说道:

“来,你跟我来,我给你看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