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头炷香(第2/5页)

“我现在是江城企改办主任,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市里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就是纺织厂,就在近期,你们纺织厂的问题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怎么解决?我算看透了你们只是耍耍嘴皮子罢了,目的是把我们从过去的厂址哄走,卖给香港人开发,从中得到好处,那是我们的土地,你们凭什么做主?”

张扬真的有些生气了,徐大光这帮老工人的确有些蛮不讲理,张扬大声道:“我必须向你声明几件事,第一,纺织厂是国家的,土地是国家的,你们是在给国家打工,纺织厂不是你们的私有财产。”

“国家是人民的,纺织厂就是我们的!”徐大光的态度出奇的强硬。

张扬冷冷道:“徐师傅,时代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江城的发展,纺织厂在市中心严重影响了江城的市容规划,迁往开发区是必然的结果,设备在更新,如今的纺织厂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工人!”

“所以你们就想把我们这些工人一脚踢出门去,这和旧社会资本家有什么区别?”

“如果想把你们一脚踢出去根本用不着那么麻烦!徐师傅,你自己动脑子想想,从动迁开始,市里有没有竭力维护你们工人的利益?换句话来说,就算没有动迁这件事,你们纺织厂的效益怎么样?这几年是不是连年亏损?你们厂子的效益究竟怎么样?你自己还不清楚?市里提出改革,并不是为了把你们推向绝路,而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效益,让企业重新焕发青春,扭亏为盈,只有这样你们才有饭吃!”

徐大光被张扬说到要害之处,其实纺织厂的生产经营状况的确很差,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最终也会走上资不抵债关门停产的状况,可徐大光仍然嘴硬:“纺织厂那块地皮市里卖了这么多钱,为什么我们得不到钱?”

这就有点无理取闹了,张扬大声道:“我再跟你说一遍,土地是国家的,而且那片地方并不是卖出去的,而是在一定前提下进行的联合开发,这是市里的统一规划,轮不到你管!将来在南林寺商业广场建成之后,会优先给你们纺织厂的员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市里领导早就定下来的事情,你们是国家的主人不错,遇到了困难也是现实,可你们一味的向国家伸手,这就是得寸进尺,这就是咄咄逼人。”

徐大光大声道:“还不是你们逼得!”

张扬道:“徐师傅,你是纺织厂的老工人,也是一个老党员,纺织厂之所以到了今天这种状况,我想问问你,你自己说一句公道话,究竟是国家害得你们?还是你们纺织厂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

徐大光没有说话,默默抽着烟。

张扬道:“改革为了什么?为的就是搞活经济,搞活经济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身为国家的主人,身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没有责任去为国家分担一部分的风险,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你是一个老党员,你的党龄恐怕比我的年纪还要大,你的党性原则用不着我来提醒,遇到了困难,党员第一个顶上去,这才是党员的责任,这才是党员的带头作用,而不是带头闹事,带头向国家伸手,带头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徐师傅,我们常常把国家比作母亲,把党比作母亲,我们身为儿女,在母亲遇到困难的时候,心中想着的究竟是去帮助母亲?还是想着去向母亲伸手呢?”

张扬的这番话重重击中了徐大光的心坎,他呆呆看着桌面,好半天都没有动静,烟灰留了好长,缓缓飘落在桌面上。

张扬道:“相信我,我以企改办主任的声誉作保证,江城纺织厂的问题会在最近得到解决,如果你留意周围的动静,你会发现江城酒厂和江城制药厂的改变,这些企业遇到的困难不比你们纺织厂少,可是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着改变,市里对他们的改革也给予全力的支持,江城纺织厂的改革已经在计划之中,徐师傅,用不了太久时间,你们就会看到江城纺织厂的变化!”

徐大光抬起头:“改革就会有牺牲,可是我们这些工人承受不了这种代价!”

“你放心,市里会考虑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会尽力将风险减小到最低!”

张扬好不容易才把这帮上访的工人给劝了回去,信访办的梁梅对他千恩万谢,如果不是张扬出马,这帮老工人还不知怎样对付。刚刚离开信访办,省党校打来了电话,通知张扬去交下半学期的学费,另外拿学习材料,张扬这才想起自己虽然在省党校函授,可平时的课程却从没有去过,在体制中混久了也知道文凭的重要性,这个本科学历说什么都要拿下来的,张扬驱车来到省党校财务科去缴费,这些学费是可以报销的。

开票的时候,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喊他的名字,张扬转过身去,却见身穿白色羊毛衫,浅蓝色牛仔裤,扎着马尾辫的常海心抱着一摞书本站在不远处笑盈盈看着他。

张扬笑了起来,想不到在党校也能遇到熟人,他乐呵呵走了过去:“这么巧啊?跟秦市长一起来的?”他向周围看了看,并没有找到秦清的身影。

常海心笑道:“我来东江参加一个短期培训班,怎么?你也在党校上课?”

张扬拍了拍手里的一摞书本道:“继续教育,函授本科!咱也得要求进步不是?”

常海心知道张扬是卫校毕业,看来他也懂得与时俱进,在体制中打拼,没有一张过硬的文凭是万万不行的。她指了指前面的宿舍楼:“我宿舍就在前面!去坐坐!”

张扬欣然点头,拿好发票之后,跟着常海心一起向宿舍楼走去。

时近深秋,通往宿舍楼的小路之上铺满金黄色的落叶,走在上面软软的十分舒服,每一步都发出沙沙的声音,常海心小声道:“来东江办事?”

张扬点了点头:“参加金秋经贸洽谈会!”

常海心笑道:“我听说江城商贸团和韩国方大打出手,不知道有没有你?”党校内有来自各市地的干部,消息极其灵通,江城酒厂维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传到这里再正常不过。

张扬也没有否认:“说来话长,要不是那帮高丽棒子太欺负人,我也不会出手!”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常海心说了。

两人来到宿舍,除了常海心以外,还有三名来自其他城市的青年女干部,她们看到常海心带着一位风度翩翩的小伙子进来,一个个都来了精神,围上来打量着张扬,其中一人笑道:“海心,这是你男朋友吧?很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