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各怀心思(第2/2页)

刘伟鸿倒没有生气,一直脸带微笑,见没有其他同志继续发言,便说道:“嗯,既然同志们的意见都比较统一,那就很好,这个工作,要抓紧落实下去。今年先做准备工作,春节过后,在全区铺开。”

基调先定下来再说。

魏凤友和其他同志的工作,再慢慢做。

“立松同志,你们那个医保改革的方案,也谈谈吧。”

刘伟鸿的眼神,转向坐在蒋永民身边的副区长陈立松。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领域的改革,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广,社保局,卫生局,民政局都是相关部门。所以刘伟鸿便委托分管这一块工作的副区长陈立松做一个医保改革方案。

陈立松四十岁左右,在区政府的副区长之中,属于“少壮派”,工作作风比较硬朗,刘伟鸿对他的印象不错,单独找他谈过几次话。

“好的,刘书记。”

陈立松点点头,打开了面前的资料夹。

陈立松这个医改方案,和董书语的教改方案一样,内容比较多,比较细致。先是阐述了目前全区医保普及和实施的情况,然后提出来,要在明年,将宁阳全区的所有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都纳入医疗保险的范畴之内,实行全民医保。

根据他的方案,区里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医保管理机构,由财政直接支持。

这个方案,也是预先有报告送上来的,刘伟鸿,魏凤友,杜智慧等人的案头,都有一份。魏凤友看得嘶嘶的吸冷气,照陈立松的方案,每年区里要为此支出一千多万。

财政压力非常之大。

听着陈立松的汇报,其他干部们则是面面相觑,都觉得比较讶异。

刘书记这是要带领宁阳区跑步进入“理想主义社会”吗?

以宁阳此前的财政实力,维持正常的收支平衡都有困难,现在每年一下子要多花一两千万来搞这个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民医保,哪里有那个财力支撑?

须知卖地皮所得的资金,是临时性的,不可再生的,这笔钱或许能够支撑两三年,但三年之后,又当如何?难道再取消这个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民医保?

那可真要闹大笑话了!

就算那个时候,刘伟鸿已经离开了宁阳区,这个笑柄,依旧要落在他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