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替身雪恨(第2/2页)

县令摆酒款待刘彦直,席间提起一事,说有一名英吉利牧师最近总在县里寻衅滋事,请陈先生帮忙摆平此事,若是能成,自当重谢。

十年前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打进了紫禁城,把京师都给占了,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西狩,战后大清与列强签订庚子条约,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一战,败的不但是国运,千年以来中华上国的民族自信心全都覆灭殆尽,偏偏地方官吏不通洋务,办差办的不好,经常闹出龃龉来,惹出事端来,上面的道台、总督只会惩罚地方官,这就更使得地方官畏惧洋人如虎。

刘彦直才不怕什么洋人,问知县大人,这位洋人牧师来自哪国,知县却说不上来,只说是高鼻子凹眼睛,黄毛长腿的真洋人。

“洋人也分三六九等,有一等列强如英美法德,二等列强奥地利俄国日本等,三等列强就更多了,有些欧洲小国还不如宁乡县大,无兵无舰,凭什么逞凶?”刘彦直一番话更让知县如拨云见日,约定明天会见洋人时请刘彦直作陪,盘盘对方的道。

次日,刘彦直依旧是一身洋装,来到县衙义务帮忙,他出手大方,从门房到三班六房全都打点一个遍,散碎铜钱拿不出手,打赏都是白花花得墨西哥鹰洋,吹一口气放耳朵旁,嗡嗡的响哩。

知县奉茶款待,聊了一会儿,洋牧师来了,果然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整个县衙大气不敢出,刘彦直却听出了门道,对方哪里是什么列强国家的牧师,分明是个土耳其冒牌货。

土耳其就是奥斯曼帝国,想当年也是横跨欧亚的辉煌帝国,动辄饮马多瑙河,扫荡欧洲,打得一票南欧国家不要不要的,可是这几年走了下坡路,和大清帝国一样都是日暮西山,被列强欺压的对象。

刘彦直附耳对知县说了此人的来历,知县按捺住激动:“当真?”

“我敢打保票。”刘彦直笑道,“老父母尽可以将此人痛打板子,那奥斯曼国断然不敢和咱们总理衙门叫板撂话。”

即便如此,知县还是不敢造次,万一这洋人有个英美亲戚咋办。

刘彦直只得亲自出马,用流利的英语将此人痛斥一番,被揭穿老底的假列强只好面红耳赤,灰溜溜的跑了。

知县开怀大笑,这是宁乡县乃至长沙府第一次办洋务还赢了的案例,说到湖广总督那里去都有面子,都替朝廷争光。

“老兄,你此番回乡,有什么需要兄弟帮忙的,尽管开口。”知县拍着胸前的补子夸下海口。

刘彦直道:“老父母严重了,不过小弟家里确实又一桩冤案,还需大人帮忙昭雪。”随即将状纸拿出递了过去。

知县浏览一遍,一拍桌子,义愤填膺:“简直没有王法!”这案子是他的前任办的,不干他的事,这种欺负孤儿寡母的事情在乡下司空见惯,状纸上应该所言不虚,趁着办洋务大胜的劲头,知县决定再当一回青天大老爷,发发官威,惩处几个乡下的恶棍劣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