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道可道 第一一九章 十头虫

悟空早闻得九头虫的威名,《西游记》中美猴王与八戒二人合攻,仍被他将八戒捉了,的确有些本事。

此番悟空谨慎对待,也抛去皮囊,露出本相,生生化成三丈高一只狰狞巨猿,手中金箍棒也收了起来,利齿如钢刃,锐爪现寒光。

九头虫展翅斜飞,旋绕飞腾,一双利爪兜向悟空,悟空丝毫不惧,也是一双长臂巨手迎上。堪堪触碰之际,九头虫收回利爪,空中一个急刹,然后竟自腰中钻出一个头颅来,张口咬向悟空,这一招极为诡异。

却见悟空不慌不忙只将腰身一拧,猿腿轻抬,一脚便勾在了这颗头的下颌,第十头受了一击,忍痛缩了回去。

九头虫大惊,他这招乃是最后的杀招,向来无人能避,哪知这猴子非但轻松避过,还有反击之力,怎能叫他不怕?他哪里知道,悟空早记得,那猪八戒便是被九头虫这腰间的第十头所擒,心里早有了防备。

九头虫也,旁人只见他脖颈上的九颗头,这第十头但凡见者难逃一死,自然无人知道。

悟空笑道:“你若能生出第十一颗脑袋来,我便认输了。”九头虫也不答话,仍抻开如铁双翼,疾风骤雨般猛攻过来。悟空使臂膀硬挡了几下,但觉九头虫这双翅比起金翅大鹏还逊色不少,此妖厉害,全在那些头上。

九头虫见奈何不得悟空,当下不再恋战,停手喝道:“你这猴子哪里来的,从没听说有你这一号。”

悟空道:“你又是哪里来的?”

九头虫道:“你且听好,我乃是上古神兽凤凰后裔,人称九头凤的便是。”

悟空笑着“呸”了一声,道:“你却会给自己贴金,凤凰若生出你这丑八怪,怕不先掐死了。”

九头虫听悟空骂他丑陋,却也不恼,忽地问了一句:“你也是那界来的?”

悟空点点头,却不惊讶,九头虫也来自那方天地,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孟轲不就是被老君捉来的吗。悟空道:“见你在此已根深蒂固,来了怕是有些日子吧。”

九头虫收了本身,又变作那多面人模样,道:“小劫也度了几个了,却不知四大部洲如今是何模样?”

“小劫?那又是何物?”悟空变回白衣书生问道。

九头虫道:“此界名为劫杀,自然便是劫中杀之意,你当这名字唬人的吗?”

悟空想了想,道:“既是小劫,想必好过些。”

九头虫点点头,又摇摇头道:“一劫比一劫更难,早先此界中人丁繁茂,如今,十停只余三四停了。”

悟空笑问:“你我是敌非友,与我说这些作甚?”

九头虫道:“敌又怎样,友又如何,打起来也是不分高下,又何必再打?我倒是想,他日大劫来时,寻几个厉害帮手,也好脱出此界。”

悟空听到“脱出此界”,心中一动。只听九头虫又道:“凭你我本事,早晚回到那界去,不免常相见,此际并无多大仇怨,何不尽弃前嫌,做个朋友。”

悟空呵呵笑道:“兄台果然胸怀博大,既如此,先前伤人之过,我便也告个罪罢了。”

九头虫一摆手,道:“伤便伤了,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并无我妖族中人。”

悟空忽起一念,问道:“照这般说,若我不是妖族,此事还未必善了?”

九头虫一怔,然后点了点头,道:“天下之恶,莫过于人,若你是人类,便是打不过你,我也要教你不得安宁。”

二人互看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九头虫引悟空回了落云城,众妖见了悟空皆大吃一惊,此人能与城主战平,当真了得。妖族之中唯尊强者,九头虫将悟空介绍给群妖,悟空仍报个“孙悟空”的名字。

落云城偏殿之中摆开宴席,几通酒下去,先前不快早已抛之脑后去了。悟空问起九头虫来历,九头虫便细细说来。

九头虫说自己是上古神兽后裔,却也并非全然说谎。只是他的祖辈并非凤凰,而是螣蛇与九头雉鸡相交的后裔。

悟空此时回忆,九头虫腰间伸出的那个脑袋果然与脖颈上的有所不同,更像一个蛇头,而非鸟首,原来根由竟在这里。

悟空于是笑道:“如此说来,兄台称自己是凤,却也有据可查。”

九头虫一怔,问道:“何来根据?”

悟空道:“俗语道,鸡飞枝头便为凤,是也不是?”

九头虫哈哈大笑,转而稍显愤懑之情,道:“自我出生,见我者皆道不祥,因此倒也灭了许多人家。”

悟空道:“我在那界也有几个妖族兄弟,旁人瞧不起我等,我却道妖族胜过神仙百倍。”

此语一出,顿时博来满堂喝彩。悟空又道:“然人可轻我慢我,我等却不可自轻自贱,物竞天择,天生我才必有用!”

九头虫赞道:“正是如此。当年我杀了许多人,惹得动静大了,也遭不少天兵追杀,便躲在西牛贺洲一处地界藏躲修行。”

“四五千年前,一个道者寻到了我,我以为他是天庭派来捉拿我的,便动起手来,哪知他连手指都不动,便将我擒住。我只道他要杀我,他却一言不发,将我丢入了此界,之后几百年,偶尔也来指点我神通武艺,如今我这一身修为,大半都是他教的。”

悟空心道,此人多半便是灵宝天尊了。

九头虫接着道:“此地虽好,但人总有个恋家之心,早晚还是要回的。”悟空深以为然,他与九头虫不同,知道此界并非西游主界,在此界碌碌一生,那边却要错过许多好戏,又如何能甘心?

便也接着道:“兄台先前曾言,大劫之后,便有法离了此界?”

九头虫道:“正是!你来此界多久,可曾听过界内会元传言?”

悟空茫然摇头,道:“我乍来不过三日,识人不过三五个,自然不知。”

九头虫于是娓娓道来,这一番言语可称得上惊天动地。

传闻道:此界内天地之数,有一万九百六十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千零八十岁。

若依此定造化之始,天地之初,则戌会之终时,天地昏蒙,万物否矣。再过五百四十岁,交亥会之中,天地间一片黑暗,其中人物俱无,乃是混沌未蒙的时节。又过了五百四十岁,亥会将终,子时已起,则混沌乍动,而复逐渐开明。于二十四节气而言,便是“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也。

到此,此方天始有根。再五百四十岁,天地既开,则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百四十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