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三 未央(第2/4页)

望着夜色下宁静的院落,姬冰仙眼中光芒变幻不定,终于一咬牙,如风般离去。

远处的夜色中,尚秋水慢慢步出,向姬冰仙消逝的地方望了望,一脸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精舍之中,一身宽袍的紫阳真人摆开纹枰,招呼了云风赏月奕棋。一颗颗黑白子逐次在纹枰展开,起手十余子,紫阳真人已小有优势。他心情大好,抚须微笑道:“云风啊,你棋艺倒是没什么长进嘛!”

云风面色略显凝重,手中棋子并不落下,只道:“师父,前次下山您的隐伤还未痊愈,现在应该闭关清养才是。现在大敌环伺,我宗还得您主持大局,等您身体好了,弟子再来陪您下棋不迟。”

紫阳真人摆手道:“为师天资不够,修为寻常。这伤闭关是十天,不闭关是一旬,没什么大碍。对了,若尘现在情况如何了?”

云风道:“若尘似已领悟到了妙隐遗宝的用处,现下身上那嗜血凶怨的气息已淡了许多。不过云风有一事不明,妙隐真人遗宝蒙尘千年,谁也不知其中功用。师父却把它交与若尘,难道您已勘破了其中妙用?”

紫阳真人摇头道:“妙隐真人道法通天,为师与他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哪里看得破遗宝中的玄机?我只是揣度着妙隐真人生前所修法门似与若尘此刻境况有一二相似之处,于是才将妙隐遗宝交与若尘,希望他能够从中领悟出些什么,消一消元神中的血气,至少镇定一下心神。如果任他元神中的血气滋生,恐怕日后非旦修不成三清正法,还有可能走火入魔,堕入邪道。不过为师倒没想到他这样快就能驾驭妙隐真人的遗宝,看来天资与运势都是一时无双,紫微掌教神算无差。”

紫阳真人此时似也无心下棋,一枚云子久久落不下去,叹一口气,道:“既然若尘过了这一关,那今后无论我宗遇到怎样劫难,只要有他在,仍有中兴之望。”

云风指尖微微一颤,抬头向紫阳真人望去。就在此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道滚滚炸雷,轰轰隆隆,声势好不浩大。西边天际又现出一道火雨,迤逦向东,划破半边夜空,沿途洒下万千缤纷落英,瑰丽玄异。本是稳如泰山的太上道德宫竟然轻轻地晃了一晃!

异变突生,云风面色一变,当即长身而起。太上道德宫及周边诸宫内人声骤起,一道道飞剑法宝光芒升空而起,四下巡弋,要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紫阳真人向窗外望了一望,当即抚须笑道:“原来是一元道人!嗯,此时因缘际会,要找齐五百人来布个一气混元大阵倒是不难,倒让他出了一回风头。哼,我宗护山大阵玄妙高深,哪里是一座区区炎龙塔可以攻得破的。当日妖后文婉出其不意,又是自内攻外,这才给她侥幸破阵而出。至于这个一元嘛,他道行或连文婉的一半都不如,就是再多来几个也是一样。”

天际又是一道熊熊火流涌过,声势比前次更加浩大,但只在太上道德宫中激起几道微风。道德宗群道见了,也知来袭者力有不遂,掌教又没有下令反击,于是议论一番,三三两两的散去了。

火雨余焰未息之时,紫阳真人又复与云风奕棋去了。

太上道德宫中,仍有数个场所静悄悄的,完全未受到这一场变故的影响,纪若尘所居的院落也在其中。他全副灵识都锁在了眼前的定海神针铁上,根本没有注意到窗外的变化。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月向西斜,他眼中才精光一现,低喝一些,手中锤凿如狂风骤雨般落了下去!

短短刹那,铁凿已不知在定海神针铁上敲击了多少下。每一下敲击,他的灵识深处都会涌出一点清流,将沉抑已久的阴郁涤去,令神识重复清明,内心再获安乐。那些挥之不去的往事,似也有排解开的迹象,许是下一个刹那,就会化作清风明月,过不留痕。

定海神针铁似有感应,自行变化,眼看着一个尘字已然现形。

然而就在他已有所悟时,忽然一道滔滔血气不知自何处涌出,瞬间已淹没了纪若尘整个神识!在这滔滔血海之中,他刚刚得到了安宁早消得无影无踪,只听到冥冥中似有一个声音在大叫着:

“你真要看破红尘,忘却前事吗?!”

那声音细细听来,竟然就是他自己的声音!

纪若尘全身一震,已自冥思中醒来。他周身汗出如浆,几欲虚脱,经脉关窍中空空荡荡的,一丝真元也无。除此之外,似乎一切都没什么不同。

但他心底知道,有一些东西已经变了。以往处处隐忍、心灰意冷的心境早不复存,代之以隐隐的焦燥和冲动,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

纪若尘心下暗惊,这正是心魔初起的征兆,也是三清真诀开篇一卷就反复提到的大忌。如不能恢复清静无为的心境,那么轻则真元逆行,道行大损;重则内火焚身,损毁百年道基,来世也无修道之望。

心潮涌动之际,他手指无意中拂过面前铁棍,忽然感觉有异。一眼望去,只见定海神针铁一梢上正刻着一个狂草书就的‘纪’字!

他惊异不已,明明刚才心中所思的是尘,如何就变成了纪?还没等他想清这一节,那个纪字忽然变得通体血红,一道血光直冲入眼!纪若尘闷哼一声,仰天就倒,再也不省人事。

悠悠醒来时,仍是月华满天,只是不知已过了几日。

纪若尘仰卧,呆呆地看着天花板,然他的视线早已穿越了木椽青瓦,望向了苍穹深处。在无尽远处,点点繁星中间,似有一条滔滔大河在缓缓流过。

河中波涛平缓,可是每一条微小的涟漪,实际上都不知有几万万丈高!

他心中微微一动,此河若是有名,当为‘天命’。

与浩浩苍穹,茫茫大道相比,一人之力实与微尘无异,是以天命难违。凡人所谓道行通天,实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欺欺人罢了。

纪若尘的心跳得越来越快,每一下博动,都会有一个念头涌出,不可抑止。若真有人道行高至能够与天比高,又当如何?

他知道这个想法荒谬之极。

道德宗无上宝典三清真诀开篇即道,修道之士首重顺天而为,以顿悟天心大道为飞升第一诀要。这与寻常修道派别讲究逆天而行,夺天地造化以培本身精元的修法大有不同。然而道德宗弟子修道时起手快,道基稳,修到后来更是后劲十足,进境越来越快。和寻常正派讲究立稳根基、前慢后快的特点迥然有异。虽然道德宗飞升真仙数目并不比云中居多,可是三千年来修成尸解正果人数比其它几大门派加起来都要多,这自然是三清真诀之功。

与天比高,这与三清真诀真义根本是相背而行。若是存了这个念头,初时还不会怎样,然则道行一旦修入上清境界,后果就会显现出来。进境慢些倒还好说,可怕的是道行越高越有走火入魔的危险。换句话说,若是真有逆天之意,这三清真诀怕是不能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