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失封侯之位(第2/2页)

过去两个多月里,始终对匈奴紧闭的大门,此刻却在缓缓开启,东方的光透过门缝照了过来,让右谷蠡王觉得耀眼而又梦幻。

“若走这条路,只要右谷蠡王能过了日逐王那一关,抵达右谷蠡王庭,十日足矣!”

“抉择吧,右谷蠡王。”任弘的话充满诱惑。

“走过去,就能得到自由!”

……

奚充国站在关城上,看着被关在瓮城里,正在吃着牛肉和馕的三十多名匈奴人,他们也断粮好几天了,狼吞虎咽。

“我曾经发过誓,绝不放一个胡虏过关,现在却要破誓了。”

尽管毫不犹豫答应了任弘的计划,但奚充国面上依然有些不解。

“道远,我还是不明白,擒获六角之一的右谷蠡王,单于亲叔父,逼迫其投降大汉,这已是天大的功劳,甚至能助你封侯,为何却要放了他?”

在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的汉军将吏们看来,这跟将煮熟的鸭子扔掉,没啥区别。

任弘颔首:“没错,铁门渠犁之围已解,傅公的援军也很快就要抵达,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可我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道远在担忧何事?”奚充国肃然起来,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们对任弘这总能创造奇迹的“小留侯”是言听计从的。

任弘道:“铁门关匈奴人是决计攻不下的,但渠犁不同,若彼辈尽全力,调动大军围攻,还是有机会的。”

“但匈奴根本没尽力,右贤王明知右谷蠡王与伊吾王有仇,却故意将他们安排在一块。而且这两个月围城的,始终是三王手下的杂兵,右贤王的精锐大军何在?”

这是任弘始终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对面打野长期消失在地图上,不是刷就是蹲,岂能不警惕。

当然,也有可能是迷路失期。

“所以我担心,右贤王藏了一手,他之所以打这场仗,不是为了拔除我军障塞……”

“而是想围点打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