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兵变!武则天……(第2/3页)

唐小峰道:“都有可能,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紫绡姐,只怕要你走一遭,将金骏暗地里的身份通知书香她们,让她们小心一些。”

颜紫绡正要走,他又将她拉住,道:“紫绡姐,不如你也先跟着她们出海。”

颜紫绡道:“可是,小峰你这边……”

唐小峰道:“洛阳戒备森严,人山人海,大庭广众之下,你不能用御剑,这一来一去,我们也没时间等你。况且对我们来说,亭亭她们的安危可比今晚的行动还更加重要。若是那金骏真有图谋,你告诉亭亭,不妨使用船上的飞车,弃船而去,让人无法将她们找着。反正你总能找得到我,等亭亭她们到了东海,自有金凤骑接应,你可以再带着书香、墨香她们找我。”

颜紫绡无法,只好答应下来,转身离去。

唐小峰却在心中想着:“颜崖名利心重,多半已经被李素收买,真以为扶了李素当皇帝就能飞黄腾达,不管今晚这一战结果如何,义军都势必要分裂,让紫绡姐离开,免得兄妹相残,也是一件好事。”

金乌渐渐西移,金黄色的霞光覆盖在这繁华的都市,唐小峰带着燕紫琼,沿洛河河岸走着。

同一时间,女儿国的使船顺洛河而下,林书香立在船头,看着这逐渐远去的天下第一大城。

欲知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

皇城,万象神宫。

上官婉儿缓缓进入殿中,来到床前。

武则天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看她一眼。

上官婉儿低声道:“陛下可好了些?”

武则天咳了几声,让她搀扶着,移至窗格前。

上官婉儿道:“风大得很,陛下龙体欠安,还是多休息一会儿。”

武则天看着北面还未完成的弥勒佛像,长叹一声:“这佛像上次即将完成,却被大风吹倒,这次又快完成,可不要再倒了。”

上官婉儿道:“前番不过是设计有误,此次所建,又比上次不知坚固多少,哪还有那么大的风,将它再次吹倒?”

武则天道:“难说,难说。”

她回到龙榻上,重新躺下,道:“今日太平为何没来看我?”

上官婉儿犹豫道:“公主必是事忙,一时抽不出空来。”

武则天道:“再忙,也该来见我。”

上官婉儿道:“陛下若是想公主,婉儿这便让人去召公主……”

武则天叹道:“不用了,该来的,自然会来,不想来的,叫来又有什么用?”

上官婉儿道:“陛下……”

武则天取过床头一个华丽枕头,道:“这枕头,前些日子太平看它漂亮,想向我要,我却不肯给她,你帮我把它送过去吧。”

上官婉儿笑道:“陛下何必急这一时?婉儿还要陪着陛下。”

武则天道:“我虽不急,但是有人急。太平真是像我,年轻时,我也是很急的,想要的东西,迟一些儿要到都是不肯,后来慢慢的,也就不急了。”

上官婉儿道:“陛下既已富拥天下,全天下的东西都是陛下的,陛下自然不用急了。”

武则天笑道:“富拥天下?这话也就是说来好听。”笑完后,又长叹一声,闭上眼睛,想起当年一件旧事。

那时,她为高宗生了一个女儿,乃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高宗陛下极是喜爱,将那孩子封作太平公主。那时候的她,还只是个昭仪,一日,在王皇后与萧淑妃到她屋内看那孩子时,她先行躲开,等她们一走,便回到屋中,亲手将那孩子掐死,然后抱着孩子的尸体嚎啕大哭。

王皇后因此被废,仅过七天,她就被立为新的皇后,得势之后,她命人将王皇后与萧淑妃砍去手脚,放入瓮中,这法子倒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是从汉高祖之后吕雉那里学来的,唤作“人瓮”。虽然算是报了仇,但她对那孩子的死总是有着一分内疚,于是,在为高宗又生下一个女孩后,她便将自己这最小的女儿封作太平公主,亦算是一种补偿。

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么多年。

上官婉儿道:“陛下……”

她长叹一声,道:“将这个枕头,给太平送去吧。”

挥一挥手,缓缓地闭上眼睛。

上官婉儿应命而去……

……

唐小峰与燕紫琼走在通往范府的路上。

远处灯火通明,一片繁华,这条路却幽幽暗暗,安静得很。

即便是洛阳这种天下最繁华之处,也会有被人遗忘的角落。

燕紫琼停下脚步,看向唐小峰:“我问你,这一趟,我们会否杀了武后。”

唐小峰沉声道:“我们不能杀她。”

燕紫琼不甘心地道:“为何不能?”武曌是她燕家灭门的幕后主使,明明有这种机会,却不能下手,令她很是不满。

唐小峰缓缓地道:“武后一死,天下必乱。”

燕紫琼沉吟片晌,道:“我明白了。”

唐小峰却有些不放心,道:“紫琼……”

燕紫琼瞅他一眼,道:“杀来杀去我会,朝廷那些明争暗斗的东西,我却一窍不通,既然你说不能杀,那我听你的,不杀就是了……虽然很不甘心。”

唐小峰松了口气……以这姑娘的本事,若她藏有别的念头,会让他非常头疼。

来到范府,所有剑侠都已聚在一起,男的全都换上羽林军所穿盔甲,如宰氏姐妹及少数几个女剑侠,穿上盔甲反更显古怪,换上的则是宫女服饰。

二人亦各自作好伪装,燕紫琼将脸上的易容水洗了干净,变回原来模样。

唐小峰踏着沉稳步伐,来到众人面前。

在他身后,分别跟着卞璧与燕紫琼。

燕紫琼将既重且大的煞巫剑扛在肩上,威风凛凛。

唐小峰立在一众剑侠之前,沉声道:“武后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我等今日一战,只为除邪扶正,以手中三尺之剑,共立勤王之勋,清除妖孽,还我朗朗乾坤。”前几句是骆宾王《讨武檄文》中的,天下皆知,在这一战定江山的关键时刻,听在众人耳中,感受自是全然不同。

众人豪气顿生,唐小峰却又抽出墨虹剑,剑气闪动,锋芒毕露。

那森然的剑气蓦然闪过,人人肃穆。

唐小峰冷冷地将一众剑侠扫视过去,缓缓道:“此战事关重大,一切听命行事,若有违抗军令,阴谋不轨者……杀。”

大部人问心无愧,齐声呼应,却有几人缩了一缩,悄悄对望。

卞璧疑惑地看了唐小峰一眼,大战在即,以豪言壮志激励人心本是题中应有之意,但他最后这一句话,肃杀之气十足,说到“杀”字时,连他手中的墨虹剑都跟着耀了一耀,显然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