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御下之术(上)(第2/3页)

‘咕咚’一声,大理寺卿吓得晕倒了过去,整个就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儿了。

朱棣的脸色从原本的紫黑色脸膛突然变成了青紫色,瞬间就转为通红,随后是一片煞白,这是被气的。他也不顾自己九五之尊的身份了,跳下宝座,就冲到了小猫的面前。凭借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小猫身上的伤势是被牢里的狱卒严刑拷打弄出来的。至于那些箭伤,朱棣打了一辈子的仗,不至于分辨不出来吧?

他也不多说,冲到了厉风的靠椅边,一手揭开了厉风身上的褥子,顿时看到就穿了一个裤头的厉风身上,三处被包扎了起来,但是却还在往外渗血,并且肿得老高,皮肤都变成了青紫色的可怕伤处。朱棣的身体微微哆嗦了一下,又走到了看起来情况最严重的张龙身边,揭开了他身上的褥子。

文武大臣们一阵惊呼,张龙的身上怕不是有三十几处箭伤?他的整个身体,都已经是虚浮的肿胀起来了。张玉猛的怒吼起来:“混帐,应天府乃是国都,谁人有这么大胆子,私自调动军队袭击朝廷命官?尤其,尤其,厉虎,你被大理寺抓去,却是为了什么?”

厉风的褥子被揭开,似乎他身上太冷了,顿时厉风眼皮一阵哆嗦,猛的睁了开来。他左右看了看,就看到了正站在自己身边不远处的朱棣。厉风一骨碌的爬了起来,跪倒在了地上:“陛下,臣死罪,死罪,臣无能,居然……”他的一个头还没有磕到地上呢,一口黑色的血就从他嘴里喷了出来,带着丝丝的热气喷到了地上。

水元子立刻飞身掠了过来,装模作样的在厉风背后拍打了一阵,灌了一颗灵药下去。他叹息到:“小子,你现在可不能动弹,你中的毒可是不浅啊,你要是这么动弹几下,毒气进了内腑,我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你……爷爷我的灵丹多啊,但是你的身体可是承受不起的。”

厉风咬着牙齿,毅然说到:“君臣之礼不可废!”说完,他继续三叩九拜了下去。

朱棣心里大为感动,连忙伸手搀扶起了厉风,亲自把厉风扶回了靠椅,自己动手把那褥子盖在了厉风的身上。朱棣柔声说到:“厉统领,你好好的躺着就是。来人啊,把厉统领抬到一侧去……厉虎,你给朕说清楚,这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诶,罢了,僖儿,你来说。”

朱棣突然想到,要小猫来说明一件事情,似乎是太为难他了,还是叫朱僖来说得清楚一些。

朱僖嘴巴一张,‘啪啪啪啪’的就把事情说了个清楚。从小猫在十字路口打了兵部赵侍郎一拳,到雷镇远带了数百弓箭手逼着小猫进了大理寺的大牢,再到厉风带了十几二十个属下去大理寺接人出来,谁知道却碰到了刺杀。总之,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兵部的那位赵侍郎,大理寺的寺卿,刑部的捕头们,小猫和厉风完全就是被动的受害者。

朱棣脸上可以刮下一层霜来。他沉默了一阵,走回了宝座上,阴声问到:“谁能告诉朕,这是怎么回事?厉虎,那赵侍郎骂你什么?”

小猫脑袋一歪,很是郁闷的说到:“他骂我没脑子,除了打仗杀人什么都不会,说什么有了我,大明朝的军队迟早要吃大败仗。”朱棣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这不是在诅咒大明朝的大军么?“还有啊,他最后,最后还直接骂了我,说什么看我这样子,就是出身蛮荒,诶,说不定是一种什么出身,也许是什么野人养大的一般。”

“荒谬……兵部赵侍郎何在?吕总管,派人抓他进来。”朱棣的眼睛里面,已经射出了毒火。小猫可是他如今麾下的第一猛将,这赵侍郎无缘无故的在闹市挑衅他,岂不是自己找死么?还没等吕老太监出动,朱棣已经继续厉声喝道:“那闹市之中带着弓箭手公然出动的雷镇远呢?让他给朕磕头入见。昨夜的刺客,他们的尸体抬两具上来,他们使用的弓弩,也带一具过来。”

朱棣扫了一眼已经晕倒在地上的大理寺卿,再看看那满脸雪白的刑部、兵部的尚书,脸上挂起了残酷的冷笑。“朕还没死,你们就开始各自拥护自己的主子了?到底这大明朝的天下,是朕做皇帝,还是朕的儿子啊?”最后一声说得很重,朱棣猛的拔了一个高调,差点就把刑部、兵部的两位尚书大人吓得晕倒了过去。

‘扑通、扑通’,几个官儿同时跪下了。他们深深的埋下腰,不敢有丝毫的动静。此刻的朱棣,就是一头发疯的老虎,随时都可以吃人的。

铃声微微响了一下,僧道衍施施然的走了进来,看到大殿中的模样,不由得呆了一下,惊问到:“陛下,这是?”

朱棣咳嗽了一声,朱僖眼巴巴的又把事情的经过给僧道衍说了个仔细,僧道衍不由得脸色微动,似笑非笑的扫了厉风和小猫一眼。他可是知道厉风和小猫大概是什么水准的,在他的印象中,小猫应该距离金丹期不远了,厉风怎么说,在两大散仙的帮助下也已经是金丹期的高手了,这些箭矢弓弩什么的,哪里能够伤了他们?

说白了,厉风就是在陷害人。他受的伤越重,这被他坑害的人乐子就越大。无论怎样,哪怕不因为厉风是朱棣宠信的臣子,在应天府内,一个武将受到了刺杀,而动手的人很明显的也是军队派出的杀手,这事情就足以让朱棣发疯了。

僧道衍坐到了给他安排的椅子上,一声不吭。朱棣看了看身后脸色严肃的吕老太监,寻思着:“厉风是你的义子,你虽然对朕忠心耿耿,但是未免会因为厉风伤势的关系,判断不清楚。我还是问僧道衍的好,他和厉风也就是泛泛之交,说话可是客观多了。”

当下朱棣就问到:“道衍,你说这事情,朕要如何定性?是谋反呢,还是偶尔的冲突啊?”

僧道衍微笑起来,诡谲的眼神扫了一眼满朝的文武大臣,轻声笑道:“陛下,厉风对陛下忠还是不忠啊?”

朱棣盘恒了半天,偷偷的瞥了一眼身后的吕老太监,点头说到:“厉风以弱冠之龄入朕燕王府,数年来南征北战,风雨奔波,立下功劳无数,自己也出生入死,数次陷入绝境。这样的人,大师以为他会对朕不忠么?”他的左手轻轻的握拳,然后缓缓的放开,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僧道衍轻笑起来,低下头捻动着自己的佛珠,一颗颗的细数了过去。良久,在那些文武大臣的脸色都开始发青,地上跪着的那几位都开始哆嗦的时候,僧道衍终于开口了。“既然厉风对陛下忠,那袭杀厉风的人,忠还是不忠呢?厉风掌管锦衣卫,所杀之人,都是陛下欲杀之人。那陛下认为,何人要杀厉风?何人必须要杀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