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连番攻杀(下)(第2/3页)

僧道衍踌躇了一阵,微微的露出了一丝关切的神色:“此事师兄我已经奏明了宗主,宗主对于师弟此番所为,却是大加赞赏的。唔,不日里宗主那边定然有好消息过来,不过,师弟最近行功之时却是要注意了。把修道口诀给了皇上,这事情最干天忌,怕是天劫不日而发,师弟一定要小心了。”

吕风皱起了眉头,当日给朱棣修道口诀,也不过是力求更得朱棣的信任罢了。可是看到僧道衍如此小心谨慎的模样,心知自己的确鲁莽了。看得出来,僧道衍他们那个宗派,一定是一个无法无天、横行无忌的组织,可是就是这样的僧道衍,他也不敢做出自己所作的事情,想必这事情的干系的确很大。

横下一条心,吕风咬着牙齿说到:“娘的,老子已经做下了这样的事情,老天爷要是不满,就降下天雷劈死老子又如何?哼哼,反正师弟我双手也沾满了血迹,要被天雷轰顶的话,怕是早就成齑粉了,多上一条罪过又如何?……嘿嘿,一份修道口诀换得国公封号,师弟倒也不亏!”

僧道衍和甲乙丙丁四人满脸古怪的看着吕风,良久,五个人才连连点头到:“怪不得宗主对师弟也是极其关注,却是宗主的确有先见之明,师弟的确是我道中人。行事变幻莫测、不守天理天规,大有我道风范!”僧道衍在心里却是感慨到:“娘的,却是一个不怕死的愣小子,虽然贫僧也不信这老天爷,可是天网恢恢,我也不敢做出这等犯忌之事哩!……年轻人行事,果然让贫僧佩服!”

两人又计议良久,对于如何处置当前的情况,如何的做出一副自己深受打压的景况,都一一的商议妥当了,吕风这才带着甲乙丙丁四人告辞了。僧道衍殷勤的送他到了大门口,又低声的嘱咐了好多话,这才看着吕风骑上了战马,和四个老道施施然的离开了。

回首看了看门房内那些满脸谄笑的小官儿,僧道衍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笑道:“诸位大人久候了,实在是贫僧和吕大人有要事相商,怠慢之处,还请原谅则个。”笑吟吟的僧道衍伸手肃客,把一个个的小官儿领进了自己的宅邸里面。

就在当天晚上,吕风带着五百名都督府所属士兵巡夜的时候,突然被一群黑衣人在大街上刺杀。吕风一人斩杀了数十名刺客,身上毫毛都没有伤到一根,可是那些城防军却是死伤惨重,仅仅十余人幸免。彼时正是夜市最热闹的时候,附近数百百姓受了误伤,一时间整个应天府大乱。锦衣卫、城防军、刑部、应天府衙门、禁军的兵马齐出,大索刺客,却是毛都没有捞到一根。

吕风火辣辣的带着上千高手破门入户,四处追查那些刺客,心里却是赞叹到:“老大他雇佣的这些刺客身手不错啊,手头都挺硬的,虽然我带出来的五百士兵是最差的一批士卒,可是却被他们砍瓜切菜一样劈死这么多,倒也难得了……诶,这笔糊涂帐算到了二殿下的头上,却不知道他是高兴还是愤怒呢!”

带着锦衣卫把满朝文武的院子翻了个遍,吕风色眯眯的把那些大臣的妻妾、女儿、侍女看了个分明,心里乐滋滋的给她们都评定了个分数出来。属下的锦衣卫高手更是暗地里动手动脚的,占了不少便宜。那些被他强闯进去的大臣却是敢怒不敢言,谁叫他们都是一群没有权势的?

这边应天府还在满城里的搜人呢,那边锦衣卫在城里公开办公的总部就被人一把火烧成了破瓦窑一般的,不知道从哪里拖来的尸体摆放了三五百具,都被烧成焦糊了。负责放火的水元子烧得高兴,原本吕风只吩咐他烧锦衣卫大院的,他一时兴起,一股脑的祭风乱吹,结果把附近兵部、刑部、吏部三位尚书大人家的宅邸也烧了大半,损失那个惨重啊。

第二天早朝时,朱棣大为震怒,喝令严查死打,一定要抓出背后的主使者。偏偏这时候腾龙密谍又送来了密报,说是朱僖属下的几个得力的文臣被人下药,差点就被毒死了。正在朝堂上发怒的朱棣立刻平息了火气,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一声不吭的退朝了。僧道衍和吕风对视一眼,满脸都是邪恶的笑容。

这种嫁祸之计原本就是粗陋得紧,明眼人都不会相信朱僜会这样傻乎乎的公开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可是偏偏朱僜的确派遣了人手出来,朱棣手上也有了相关的密报,这就由不得朱棣不泛起了猜疑了。

接下来的数日,吕风忙了个晕头转向的,每日里带着锦衣卫的人呼啸东西,喙突南北,闹得应天府鸡犬不宁。一件件若有若无的,朱僜和各位武将勾结的情报,就这么放在了朱棣的案头,让朱棣原本就活动的心,更是笼罩满了疑云。

半月之内,针对吕风的‘刺杀’连续发生了三五起,除了第二起的的确确是朱僜派遣的人手,结果被吕风全歼外,其他的都是厉竹暗地里雇佣的江湖亡命,配合着吕风演出的一场好戏。应天府的百姓就听得每天夜里鬼哭狼嚎的惨叫声不断响起,破阵营的兵痞们对那些江湖亡命痛下杀手之时,免不得也做出了一些骚扰百姓的事情,硬是闹得整个应天府不得安宁。

每一次刺杀之后,吕风都会神色黯然的报上一连串的损失数字,这个数字越来越大。并且一定是除了现场斩杀了几个刺客外,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种种情况,由不得人不怀疑有势力强大的人在背后指使针对吕风的刺杀了。而吕风派遣出去的那些暗探,也在有意无意的诱导那些文武大臣:除了麾下高手众多的当朝大将,谁能有这么强的实力让锦衣卫灰头灰脸的?

又过得三天后,紧急的情报传来,朱僖和朱僜几乎是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遭受了刺杀,朱僖被伤了手臂,朱僜被伤了大腿。

朱棣终于出离的愤怒了,两份圣旨连夜发了出去,诏令朱僖、朱僜同时进京觐见。

这一连串的事情,看起来丝毫没有头绪,可是经过了僧道衍的如簧妙舌的加工,那其中的涵义可就变得无比的精彩了。僧道衍总是隐隐约约的留下一点点的话根子,让人不断的去猜测其中的内幕,引得人去想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麻烦事情。谣言四起,文武大臣们人心惶惶的,不知道到底要发生什么事情。

其中自然也有心智清楚的大臣,虽然不明白这一幕幕好戏到底是谁导演的,可是多少都明白了这出好戏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早就打定了主意,决定了自己的立场,自以为身处混水之外,只等着看接踵而来的好戏呢。

朱僜、朱僖几乎是前脚后脚的到了京城,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们进宫求见朱棣了。朱棣面沉如水的坐在龙椅上,慢吞吞的说了一个字:“宣!”顿时就有那小太监一声接着一声的,把旨意传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