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种田文里的女主(6)(第2/3页)

苏家三房几乎是靠阿苑撑起来的,苏老三和崔氏都没什么能耐,心思还都不正,他和阿苑还是尽早成亲为好。

一方面他与阿苑一道,就用不着阿苑这么辛苦的采草药、种地了,另一方面,他们原就是夫妻,可旁人不清楚,若总是过来找阿苑,终究是会被发现的,对两个人的名声不好。

“我就在隔壁的周村,父亲是个童生,这些年在村里开了家私塾,上边有两个哥哥,我这辈子是老幺,已经报名了县试,再过几日县试就要开考了。”

“父亲性情温和,母亲倒是脾气更为刚硬一些,但都是讲理之人,两个兄长在读书上天分不高,也都已经陆续娶妻了,有了各自的小家,周家虽然没分家,但两位兄长都已经带着妻儿搬到镇上去住了,大哥跟父亲一样是童生,也当先生教书,二哥在镇上盘了个铺子。”

周家的情况要比苏家好太多了,全是读书人不说,关键都是讲理之人。

周怀城用手攥了攥衣角,声音里透着愉悦和紧张:“咱们成婚吧,我去跟父亲说,只要我能考中秀才,婚事肯定是能由我做主的,苏家这边很难清静,鸡毛蒜皮的事情多,我不想让你为这些事情烦心,而且上辈子自从咱们成婚后,还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呢,可现在都已经大半年没见了,我差点以为这辈子都……”

上辈子阿苑走后,他并没有寻死,只是心里空落落的,大概是年龄也到了吧,没两天也去了,就在阿苑躺过的那张床上。

周怀城没有想过还能重活一世,他原也是做好了孤老终生的准备,就跟上辈子一早做好的打算一样,但两辈子,老天爷待他都极好。

两个人相拥在一起,仿佛是在庆祝劫后余生一样,活了那么多年的人了,还眼泪巴巴的。

苏苑当然不排斥跟六郎成婚,如果她跟苏家人感情好,那倒是愿意多留几年,可她跟苏家人的感情不过如此,成婚当然是……越快越好。

“那你可要赶紧把秀才的功名考下来,别让我等太久。”苏苑笑道,她对六郎的学习能力绝对信任,更不要说对方还是探花郎出身,就算朝代不同,应当也问题不大。

周怀城不光是探花郎出身,还做了好几届的乡试主考官和会试主考官,试卷都出过,考试对他来说就更没什么难度了。

既然报名考试,他就有必过的把握:“县试过几天就考,再过两个月是府试,府试在四月,八月是院试,过了院试就能取得秀才功名,这样算算,需要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才能考完。”

周怀城很想现在就把婚事定下来了,但他一介白身,如今去求父亲和母亲,就算二老能同意,怕是也会轻怠于阿苑,倒不如等上半年,他在家中有了话语权,也就能护得住阿苑不是委屈了。

不过是半年,苏苑当然能等,三房毕竟是已经分出来了,跟没分家的时候比,现在可顺心太多了。

周怀城是傍晚找过来的,天色暗下去后,两个人就算再是不舍,也得各回各家,免得回家太晚了让人说闲话。

苏苑回到家时,晚饭已经做好了,家里人都等着呢。

“你爹非说今天有喜事,非让我把这只鸡炖上,还不跟我说是什么喜事儿,我看他把鸡都宰了,不吃都不行,就把鸡炖上了,你先来碗汤,这汤才是真正补人的。”崔氏把鸡汤递到二丫手里。

她不知道是确实有喜事,还是苏老三嘴馋了找事,不过跟她没关系,鸡虽然是她炖上的,全都是苏老三的主意,也是苏老三宰的鸡,那可是能下蛋的母鸡。

苏苑接过鸡汤,先是尝了几口,味道还不错,家里头不缺调味品,崔氏在这方面也很用心。

“确实是有件大喜事,现在就不说,等过段时间娘就知道了,这鸡汤鸡肉都给大家伙分分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二丫不说,崔氏也看出来了,这绝对是真有喜事儿,不然二丫怎么笑的跟朵花一样。

苏老三也笑,就像老鼠掉进油桶里一样,窃喜当中透露着几分weisuo,不知道的还以为捡到银子了呢。

银子没捡着,但有一笔银子将来会入手。

等吃完晚饭,苏老三把二丫拉到一边儿去,“那孩子是哪村哪家的,叫什么名儿,我看穿的挺好,家里条件不错吧,你们俩是不是……有点儿意思。”

跟九岁的小姑娘说这话显然不太合适,但苏老三不是个很讲规矩的人,而且在他眼里二丫哪里是个九岁的小姑娘,简直都快能给他当娘了。

苏苑就知道这人没打什么好主意:“你可别惦记了,整天想着卖闺女发财,当心哪天你闺女先把你卖了。咱们之前可说好了的,这个家由我来做主,我只要没嫁出门去,那就是在家里说了算的,爹要是不同意,那咱们就比划比划。”

“看你说的,咱们父女俩不至于,不至于如此,你是一家之主,我肯定不跟你抢,但你也说了,不是还要嫁人吗,等你嫁了人,那我不就是一家之主了,娘家将来还是要为你撑腰的。”苏老三讪笑道。

苏苑把手指头掰得咔咔响:“虽然我早晚有嫁人的那一天,但爹你要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我这个人毛病很多,脾气大,容易冲动,要是有什么让我不开心的事儿,我可能会控制不住我自个儿的手。”

苏老三吞了吞口水,眼前又浮现出二丫一拳打倒野猪的场景,心都快从胸脯里跳出来了,他这身板可比不上野猪扛揍,一拳下去,骨头说不定都得跟着碎了。

“我明白了,等你将来嫁人的时候,爹肯定不问他们多要彩礼,有多少彩礼就拿来给你当陪嫁,也绝对不惹你生气,你好好的,这都已经是大姑娘了,别动不动就动手。”

也不知道刚才过来的那孩子,知不知道二丫是这德行,那孩子看起来可比他还不扛揍,二丫动动小手指头,就是能把人揍倒在地上。

他这是养闺女,养个几年就出嫁了,那孩子可是娶媳妇儿,后半辈子怕是都不安生。

苏老三嘴挺严,这事儿没跟任何人说,也包括他的枕边人崔氏,甚至还帮着二丫遮掩,两个人去山上见面聊天的时候,他还帮着探路,帮着放哨呢。

当然了,那孩子给二丫捎带过来的零食,他也能得一份,要说还是人家读书人会吃,红豆、绿豆、黄豆、山药、栗子、糯米……甚至连花瓣都能做成糕点,糕点做出了花样,那肉就更别提了。

苏老三这辈子头一次吃到牛肉和驴肉,这么稀罕的东西,居然还有好多种做法。

他打从第一眼看见这孩子起,就知道这孩子家里条件肯定好,就是没想到……能好成这样,之前他还怀疑是隔壁周村那个私塾先生家的孩子,现在看是不太可能了,一个在村里头教书的可没这么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