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知青文里的女主(1)(第2/3页)

这两位可都不是好好学习的主儿,之所以一直上到高中,是因为没有工作的机会,不是因为好学,也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

“你们俩觉得怎么样?”苏父觉得这跟抓阄也没什么区别,两个大的学习不太出彩,但多学了两年,小的那个倒是学习好点,可毕竟只是初中毕业。

“那考什么?”苏凤小声道,跟四苑比,她没有完全的把握,毕竟没有比过,但她肯定能比二哥考的好。

“我去四楼刘主任那里拿套卷子,我们厂里上个月有招工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他那里应该有试卷,你们就做这套卷子,我让刘主任帮着改,垫底的那个下乡。”

“不是,爸,我已经是有工作的人了,周爱民他爸你还信不过吗,一个副厂长想安排工作还不容易,而且有周爱民他爸的关系在,我很快就能转正的,我要是下乡了,那可就太可惜了,机械厂可是咱们市里最大的厂子了。”

苏龙急得就差剁脚了,又不是学校,也不是工厂招工,一个下乡还考上试了。

“谁知道你是不是编瞎话骗我们,爸,二哥撒的谎还少吗,别听他的,他肯定是骗人的,要是真有这事儿,二哥早就跟咱们炫耀了,哪里等得到现在,咱们还是考试,考试最公平。”苏凤赶紧道。

只要有二哥,她就绝对垫不了底,这个自信她还是有的。

“我那不是想着,等工作下来,给你们大家一个惊喜吗,谁会想到有下乡这事儿。”

“行了行了,不愿意抓阄,那就考试,四苑高中都没上,她能考试,你就不能。”

苏龙瞧了瞧他爸,又看了看三妹和四妹,小声道:“要不还是抓阄吧,我不能欺负四苑,她年纪小,抓阄公平。”

“还是考试吧,二哥别一会儿一个主意。”这是苏凤。

“二哥知道我年纪小,不如我就退出吧,别让我下乡。”这是苏苑。

“那就考试,我上去找刘主任,你们先把纸笔拿出来,找好位置,谁也别抄谁的。”这是苏父。

纺织厂这次招工招的是会计,里面最多的就是算术题。

刘主任跟苏父也是几十年的同事了,虽然不在同一个部门,但人很好说话,所以人家也不嫌麻烦,手抄了三份试卷送下来,亲自监场,当场改卷。

“你们家四苑学得真不错,这次招工四十多个人考试都没一个满分,我记得她这才初中毕业吧,这样的试卷能考满分,真是相当不错了,早知道你该托关系让她来试试的。”刘主任感慨道。

苏父与有荣焉:“下次,下次有机会就让她去考。”

三张试卷都已经判过分数了,放在面前,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也就是你们家,下不下乡还能由考试来决定,别人家年纪相差大的孩子,放一块考试也不合适。”这一看就是年纪小的吃亏。

“嗨,这不是省事儿吗,合适的留下来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事儿您可别给我传出去,咱们自己知道就行,别惹出是非来。”刘父祝福道。

“行行行,我你还不放心,不会跟别人说的,就算真有人看见这试卷,咱也不可以下乡的事儿,就说几个孩子试试难度。”

“对对对,就这么说。”

苏苑的试卷是满分,苏凤的试卷刚及格,苏龙的试卷离及格还差着呢。

把刘主任送回去,苏父背着手回来:“说好的事儿,谁耍赖,我拿腰带抽他,二龙的分数是最少的,你也是年纪最大的,还是男孩,下乡就报你的名字,放心吧,只要有回城的机会,我们肯定给你抓住,咱就是在乡下待几年,体验体验生活。”

苏龙耷拉着个脸,就快哭出来了,既怕他爸的鞭子,又怕下乡之后的生活。

回肯定是要回来的,就像他爸说的,在乡下待几年,有机会就回城,可关键是他一年都不想待,如果是让他在那边待上十几天,这样体验生活的话,那还行。

木已成舟,苏龙只能给自己争取福利:“我得多带点粮票,再让妈给我做身新衣服吧,还有家里那个水壶我得带着,不然下地干活怎么喝水,让妈每年给我寄两双鞋吧,还有衣服,要不然我到那儿穿什么……”

“要不你们俩再商量商量,救我一命。”苏龙眼巴巴地瞧着两个妹妹。

这要是再早上一年就好了,早上一年的话,肯定是大哥下乡,大哥才不会像这两个一样,自私自利。

苏凤和苏苑,摇头的摇头,摆手的摆手,反正是都不同意。

作为一个即将下乡的人,苏龙当然可以多提些要求,能满足的,苏父、苏母都尽量满足,苏凤和苏苑都没工作、没钱。

苏成是有工作的人,虽然现在还没转正,但每个月有十二块钱的工资,往家里交一半,剩下那一半大多都攒着呢。

本来想拿一半出来给老二,可瞧着也挺可怜的,就全拿出来了,苏母除了上班时间,现在就忙着给二龙做衣服、做鞋、买东西。

这些都超过了原主当年的待遇,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苏苑也帮着缝了条裤子,帮着排队买了些日常用品,不管怎么说,苏龙都是过去吃苦的。

“你听好了,家里只要有机会,就肯定让你回城,你在那边好好的,缺什么就写信告诉我们,好好干活,到那儿听干部的话,千万不能搞对象,咱们是要回城的。”临行之前,苏父可谓是再三叮嘱。

苏龙胸前绑着大红花,手里头拎了三个大袋子,身上还背着他的斜挎包和水壶。

“我知道,别忘了给我寄东西,要不是下乡,我就在机械厂做临时工了,照着这个待遇来给我寄东西,我肯定不搞对象,能回来我就回来。”

“大哥你可别忘了我,咱们可是亲兄弟,有什么好东西寄给我。”

“三妹、小妹,我可是替你们俩受苦去了,等你们找到工作,工资和福利也该有我的一份,别忘了给我寄。”

这话说得,离别在即,没人反驳就是了。

大家都想着寄东西,只是总要量力而为,而且也确实是要看彼此之间的情分。

一家人送走了苏龙,这才开始盘算两个女儿的事儿。

苏凤已经高中毕业了,上大学不可能,那就只能找工作。

苏苑初中毕业,倒是还能再去高中上两年,但也不是不能找工作,初中的学历也够了,还是怕没机会。

回去的路上,苏父问道:“三凤没找着工作之前,就先在家里做家务,这么大的姑娘了,也该会做饭了,四苑你是怎么想的,还上高中吗?”

“我打算回家找工作,看看哪个厂子里有招工的,能不能托着人参加,跟三姐一样,就不去上高中了。”

如今在学校也学不了太多的东西,上大学都靠推荐,等将来高考恢复了,高中毕业的能参加,初中毕业的也能去参加,她就不浪费这两年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