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云台遇敌(第3/5页)

吕思美好奇心起,说道:“欧阳坚已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那胖和尚受北宫望重用,当然亦非泛泛之辈,然则那个受他们围攻的虬髯客却又是谁?居然能够力敌四名高手?”

戴谟道:“这人用一柄单刀,据说四个高手竟然无奈他何,后来来了一个中年书生帮他,这就把欧阳坚他们四个人都打得夹着尾巴逃走!天下使刀的好汉,快刀使得如此高明的人没有第二个,一定是——”

说至此处,吕思美和宋腾霄同时叫了出来:“尉迟炯!”

宋腾霄大喜道:“尉迟炯的大名我是钦慕已久的了,想不到他也到了京师。若有机会结识得这就好了。”

吕思美道:“尉迟炯和我爹爹倒也有点交情,小时候我曾见过他的。不过他现在闹出这件事情,想必定然远走高飞,不会留在京城的了。”

戴谟说道:“不错,依常理推测,在御林军统领的眼皮底下闹出这桩事情,北宫望自是决不会不查究的,说不定现在已经知会了九门提督,暗中注意可疑的人物了。”

宋腾霄何等机灵,听至此处,心中一动,说道:“戴兄,你是武学世家,京中的知名之士,恐怕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吧?我们在你这儿,只怕有点儿不大方便吧。”

戴谟说道:“我与公门中人相识不少,他们多少要卖我一点交情。你们尽管放心住下,不过当然也还是小心谨慎一点为妙。”

宋腾霄道:“我和小师妹本来想到万里长城游玩,不如我们就去游玩几天,避避风头也好。”

戴谟想了一想,说道:“到了北京,万里长城是应该去逛逛的。两位暂时离开这里几天也好。但可惜我却不能陪两位游玩了。”戴谟是个稳重的人,虽然自信公差不会找他麻烦,究竟没有十分把握,是以在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同意了让宋吕二人暂且离开。

宋腾霄道:“听说八达岭下有供游人住宿的客栈,我们可以找一个小客栈躲几天,戴兄不用挂心。”

戴谟说道:“住在客栈恐怕不方便,我倒有个地方,可供两位驻足。”宋腾霄道:“这就更好了。不知是什么所在?”戴谟说道:“八达岭上有间道观,观中道士与我相识,两位说出我的名字,他们必定让你借宿。”

万里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在丛山峻岭中蜿蜒一万二千里,沿途有着不少形势险要的关口。居庸关和八达岭就是其中之一。北京来的游客,逛万里长城,就是经过八达岭的这段长城了。

宋腾霄与吕思美天未亮就动身,到了八达岭已是日影西斜的时候,但距离入黑的时分,约莫也还有两个时辰。

走上八达岭,只见脚下的长城像是一条见首不见尾的长龙在翻山越岭,令人豪气顿生。居庸关屹立在南口(地名)北面,两旁高山夹着一条狭窄的山沟,山岗上山花野草葱茏郁茂,好像是碧波翠浪,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这就是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了。

吕思美看得心旷神怡,不由得赞叹道:“啊,这里的景色比小金川还美,咱们玩到天黑了再去找那间道观好不好?”

宋腾霄笑道:“小师妹高兴,我自当奉陪。”在居庸关附近,民间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如“五郎像”“六郎影”“穆桂英点将台”等等,都是和北宋抗辽英雄“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后人将之附会的。宋腾霄虽然是第一次来此游玩,但因他博览群书,前人的游记读得不少,是以对这些名胜古迹,如数家珍,吕思美听得津津有味,尤其对“穆桂英点将台”更是心焉向往,流连不忍即去。

宋腾霄道:“前面还有更好玩的地方呢。”吕思美道:“是么?”游了一会,忽听得有叮叮当当的清脆音响,吕思美道:“咦,这里怎的竟有琴声?”

宋腾霄笑道:“这不是有人弹琴,这地方名叫弹琴峡,由于水流音响清脆有如琴声得名。”

吕思美道:“不对,这分明是真的琴声!”宋腾霄凝神细听,果然听得在淙淙的水声中的确夹有琴声。真假琴声混在一起,但还是可以分别出来。

宋腾霄道:“这人在弹琴峡弹琴,也算得是雅人了。”吕思美道:“弹得真好听。宋师哥,你的玉箫有没有带来?”宋腾霄道:“可惜没有带来,就是带来,我也不敢在高人面前献拙。”吕思美笑道:“我还以为有耳福可以听一曲琴箫合奏呢,真是可惜了。但宋师哥,你是一向不肯轻易称赞别人的,这人当真是个琴道高手么?”宋腾霄道:“你都觉得他弹得好听,当然是个中高手了。你可知道他弹的是什么吗?”吕思美笑道:“我只知道好听,说不出所以然的。嗯,难得在名山碰上高士,咱们过去与他结识如何?”

琴韵悠扬中只听得那人朗声吟道:“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羁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这是唐代诗人李义山怀念好友的诗篇,宋腾霄点了点头,说道:“这人倒也是个性情中人。”

只见一个白衣少年在弹琴峡临流濯足,坐在一块形如圆镜台的石上弹琴,水从岩孔流过,叮咚有声,隐隐与琴声相和。宋腾霄道:“这位兄台弹得好琴。”

白衣少年推琴而起,说道:“佳客远来,请恕疏狂之罪。”宋腾霄笑道:“俗客扰乱了兄台清兴,我们才应该向兄台请罪呢。请恕冒昧,敢问高姓大名。”

白衣少年心想:“看来他们不是常人,就让他们知道,料也无妨。”当下说道:“小弟是姑苏陈光世。”

宋腾霄“啊呀”一声,说道:“令尊可是江南大侠陈天宇陈老先生?”

陈光世道:“不敢当。两位是——”

宋腾霄道:“我也是家住苏州的,小姓宋,家父讳时轮,小可名叫腾霄。我的师妹吕思美。”

陈光世大喜笑道:“原来是宋兄,贤乔梓我也是久仰的了。想不到咱们都是苏州人氏,今天方始相识。听说宋兄在小金川,怎的来到此地?”

宋腾霄道:“我们是到京城找一位朋友的,今日特地来看一看万里长城。陈兄适才所吟诗句,隐隐有远人之思,莫非也是来找朋友的么?”

陈光世道:“正是。我已经到过北京了,没有找着那位朋友。宋兄,你是今天从京城出来的吗?”宋腾霄道:“不错。”陈光世道:“我来了这里已经三天了,现在正想回去。宋兄,你找的那位朋友是谁?”宋腾霄道:“孟元超。不知陈兄的贵友又是哪位?”

陈光世道:“不知宋兄可听过缪长风这个名字?”宋腾霄道:“啊,原来你找的是缪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