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铁掌轻挥群魔敛迹(第3/3页)

夏侯英听这位矮老头子的这篇不伦不类的话,要不是才承他把自己救出来,真就疑心这人是半疯?

象教训儿女似的,把我申叱了这么一顿,还说算是送给我的见面礼,这种见面礼我真有些不敢领情。

看这位矮爷的举动,类似前辈英雄,口吻中又似本门的人,可又不敢动问。

自己既承他老人家相救,只可说什么听什么,心里虽是不以这位矮恩公为然,口中却是唯唯答应着听。

问道自己是回东平坝是回雁荡山,这分明是对自己的来踪去迹已经深知,暗暗敬服,不敢稍事隐瞒。

遂敬谨的答道:“弟子的堡主,从昨晚就在雁荡五龙坪等侯,弟子得赶回五龙坪。弟子道路生疏,老前辈对这一带的地势定是了如掌上观纹,还求老前辈指教?”

这位矮者头点点头说道:“莫看你名叫地理图,你这地理图大约没画全,你就拿出来了,差的远了。想奔雁荡山五龙坪,你看前面这股小道,顺这股小道走,到往东北的一股岔道,直奔五龙坪。那条道是坦平的道,没有阻隔,你赶紧去吧!”

当时夏侯英重又拜谢救命之德。

这位矮老头说完话,一撮嘴唇“吱吱”的响了一声胡哨,跟着那青棵子里“唰唰”的一阵响,跟着又一阵铁蹄声,从里面蹿出一头黑驴来,浑身一色黑毛,没有一点的杂色,只头顶上有块白毛,颇为神骏。

跑到了矮老头面前,往那一站,连动也不动。

矮老头却往驴前凑了凑,手抚着驴脑袋道:“哎哟!闷了你这么半夜,咱们该走了。”

这头小黑驴好似懂得矮老头的话,竟自把头一偏,嘴一歪,一低,向矮老头身上连摩了几下。

矮老头撤回身来,向驴胯上拍了一掌,这头小黑驴一扬头,往别处蹿下来。

这头驴往前跑出老远去,这位矮老头说了声:“相好的,咱们再见吧!”

话声再落,一煞腰,用“八步赶蟾”,飕飕飕,身形飞纵,眨眼间落在驴背上,把夏侯英看得目瞪口呆。

这种身手,只有绿竹塘中几位掌门老师有这种功夫,所有少一辈全没有这种身手。

容得这位矮老头走得不见踪影,这才起身赶奔雁荡五龙坪。

这趟道还是非常抄近,午时前就到了雁荡山脚下。

这时正在中午,山脚一带有些脚夫小贩,正在食物摊茶棚前饮食,夏侯英是也觉着饥渴交作,遂买了些食物,就着茶棚里进了些饮食。

自己向茶棚上问了问路径,这里离着五龙坪只有二里多山路。

山脚下有一处小店,只住些个小贩做生意的。

游山的,若是想寻宿店,山上可没有店。

有几处大丛林,倒足可以投止借宿。

夏侯英打听明白了,顺着山道奔五龙坪。

果然这股山道倒是很好走,经人工修冶得颇为平坦,往上走着不费甚么事。

山道上赶脚的驴子,跑的很快,赶脚的也是健步如飞。

游山的客人往上边走着,边赏玩着上山的风景。

赶到了五龙坪这里,果然脚夫们就在这里聚集着,不能再往上走了。

夏侯英见再往上走就是磴道,莫怪赶脚的就顶这儿吧。

自己一看这里既无人家,又无寺院,没有栖身之地,堡主们不知是否还在这五龙坪一带。

往前走着,十分懊丧。

过了五龙坪,前面峰峦回转,绕过一座孤峰,地名伏狮岭,上面林木苍苍,山花夹道,远远望见一角红墙掩映在疏林茂草间。

夏侯英遂向这座寺院走来,正走着,忽见路旁一株大树干上有刀痕削落树皮,成竹叶形。

夏侯英不觉大喜,这分明是清风堡绿竹塘的暗记,这就不难找着堡主了。

往前走了十几步,又见了一个暗记,竹叶的梢儿,所暗示的方向也正是那座寺院;这时夏侯英精神一振,脚下格外轻快,眨眼间来到这座寺院转角处。

见这座庙殿宇层层,红墙里面果木树青枝绿叶,果实低垂,看这座庙,足有四五层殿宇,这还是从庙的西墙外看着,只能看到庙的深处,至于宽处,更看不出有多大的地势了。

一边打量着,已转过墙角,果然这座庙非常宏壮,从庙门到东西墙角也有十几丈的地方。

这庙门前两排龙爪槐,再加朱门兽环,门头上一块巨大的匾额,是九灵宫,这才知是座道家清修之地。

从庙门口一打量这座九灵宫,正在伏狮岭前。

这道伏狮岭有半里地长,形如一头巨狮,踞地蓄势前扑之状。

在晴明天气还不显怎样,要赶上天气骤变,浓云四合,山头上也涌出云雾,这座伏狮岭,简直就象全岭要随着风云飞去,越远看着越显着惊心动魄。

这座九灵宫正正的建筑在这伏狮岭前,远看着象是在伏狮的怀抱里,所以这座九灵宫愈显得巍峨壮丽。

以这种建在高山上的庙宇,这么大的势派,要指着朝山拜顶的善人来布施,哪能把这么大庙宇装修得金碧辉煌,这庙中住持观主,必是另有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