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 十 章 同赴九幽(第2/3页)

她的语气真诚而热烈,这与她平时的性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姬冷轻轻地叹息一声。

也许永远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何叹息。

山岩上一片沉默。

而山岩下却不时响起喝斥声、叫骂声,以及夹杂其中的惨叫声。

时间慢慢地滑过去,滑过去—一姬冷与亚姒也逐步接近死亡。

山岩之顶两人并肩而坐。他们都有着一种孤寂的灵魂,在这世上,尽管他们曾经叱咤江湖,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用冷漠掩饰了,一个用妩媚遮藏了。

亚姒本是苍白的脸上开始有了一种如晚霞般的红晕,她身上的力量正一点一点地飘离躯体.她感觉到似乎自己很快便要乘风而去了。

她不由自主地靠向了姬冷,以耳语一般的声音道:“走吧--”山岩之顶,三面绝崖,另一面强敌围堵,何处可去?

姬冷却真的站起身来,将她拦腰抱起——也许唯有姬冷才能听懂巫姒所说的话。

他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

前边就是万丈绝崖。

巫姒双臂缠在姬冷的颈上,美眸轻轻闭上,脸上红晕更甚,这一刻,她赫然已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范书终于抢先冲上了崖顶!

在他冲上崖顶的一刹那,他看到了姬冷抱着巫姒,向前迈出了最后的一步!

然后,他们便从范书的视野中消失了!

范书呆呆地立于崖顶!

少顷,其他几路参与围杀姬冷人马的头面人物也冲上了崖顶,见崖顶只有范书一人,不由面面相觑。

青城派的一位副帮主疑惑地道:“范城主,二位逆贼--”

范书回首道:“他们负隅顽抗,已被我击下山崖,山崖高逾万丈,只怕是活不成了。”

众人心中都暗自嗟叹,心想没料到范书武功已如此高明,竟能轻易取胜。

范书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笑了笑,谦虚地道:“若非姬冷已双目失明,而巫姒又受了重伤。加上有诸位相助,声势浩大,两个道贼心慌意乱,我又岂能如此轻易取胜?如此局势,诸位任选一人,也可在数招之内取了他们性命!”

众人听来,心中受用,同时亦觉得范书虽然武功卓绝却仍如此谦虚,不愧为武林后起之秀,此乃武林之福也!

范书有些感慨地道:“姬冷、巫姒已除,死谷只剩下阴苍生死未卜,但愿苍天有知,已使阴苍遭了报应,今日不见他露面,不知是世间已无阴苍此人,还是另有原因。”

一人道:“阴苍即使还活着,见我们武林侠道正派气势如虹,又岂敢再露面?更不用说向武帝他老人家挑战了。”

立时有人附和此说法。

范书道:“但愿如此吧。”

有人走到山崖边缘,小心翼翼地向下探望,但很快便缩了回来,咋舌道:“深不见底!

就是一只鸟雀落下,也要摔个粉碎!”

众人齐齐应是。

范书拱手道:“有劳诸位了。”

众人忙道:“诛杀死谷余孽,义不容辞!何况这事还是范城主出力最多!”

范书下山让随他来此的三百多人先回霸天城,他只留下了贴身护卫:八名紫衫少年。

这八名紫衫少年个个沉默如铁,衣着、兵器、举止如出一辙,在任何地方都显得极为与众不同!

范书随和与善解人意的形象,与这八名紫杉少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一来,人们在感受到范书温和一面的同时,也无法忘记他的地位与身份!

他们一行九人在青城山脚下的一家不起眼的客栈里住下了。

原先不起眼的客栈自从有了范书之后,就变得有些引人注目了。

每个关注着他的人都希望他能有什么惊人的举止,因为江湖永远需要英雄,尤其需要少年英雄。

但范书所做的一切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只是与常人一样吃穿住行出游而已,如果一定要说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那便是他总睡得很迟。每天夜晚他都会做到当客栈里所有的客人全吹灯入睡的时候,他才吹灯入睡。

掌柜的不会心痛灯油,因为范书所给的房资是别人的两倍。

而且他知道有了范书入住,他这家客栈就很安全了。青城山四周如今是江湖人物云集,其中自是良莠不齐,诸家客栈在为生意火爆而高兴的同时,也会因客人财物、店内财物丢失而发愁。

有了范书,又怎会有盗贼之流自投罗网?

单单是范书屋中透出的灯火就足以让盗贼心惊。

掌柜的心中恨不能让这个为人谦和、出手大方的少侠在自己客栈里住一辈子。

当然,青城山四周倍受关注的不仅仅是范书一人。

而有的人本应倍受关注,却因为不愿抛头露面还隐匿于暗处,不为人所知。

似乎整个江湖卷过了一阵极强的旋风,把许许多多的江湖人物全卷裹到这儿来了。

※※※

八月十五。

从日出时起,青城山四周便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无数的目光都在关注着青城山。

青城山沉默依旧,奇秀依旧,雄伟依旧。

青城山天师洞以下地势较为平缓,故道路两侧及山坡丛林中已遍布了江湖豪客,或独自静坐,或结伴喧闹。门规肃严的帮派弟子能自律,但一些不见经传的小帮派弟子则是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自天师洞向上五里山路,便是上清宫。在天师洞与上清宫之间,只有一条山路,路两侧皆是十大名门正派的弟子,而且是在帮派中有身份的弟子。

十大名门正派的掌门人便聚在上宫。

一向清静的青城山今日却是人头攒动!

只是从天师洞往上,却是肃穆多了,十大名门正派的弟子门规甚严,他们立于山道两侧,虽未拦阻外人,但谁的心里都有谱。自天师洞在上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上去的。如果非得要上去,大概十大门派的人也不会拦阻,只是恐怕会被江湖人笑其往自己脸上贴金。

何况就算进了上清宫,面对十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掌门人,又有什么意思?江湖豪客多是不羁之人,谁愿上去束手束脚?倒不如在山腰处混迹众人当中更为自然些!

日头渐渐偏西。

山腰处突然响起了欢呼声,人多嘈杂,只能隐约听见似乎是风尘双子来了。

果然,没多久站在天师洞一带的武当弟子已看到从山腰处走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身躯挺直如同身后相了一块钢板,目不斜视,每一步都踏得中规中矩,看上去不像是行走在山路上,而像是马上要朝见天子;另一人则是一步三摇,似乎身上少了几根骨头多几根筋。

无疑,前者便是古治,后者是与他形影不离的古乱!

无怪乎山腰处群豪欢呼声这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