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我是青都山水郎(第3/17页)

不孤子最是侠义不过,一听倭寇当天化日行抢,二话不说,便要飞下船去杀人,众船夫惊慌拦住,道:「道长!别乱来、别乱来!」崔轩亮怒道:「什么别乱来!倭寇大白天的打劫,咱们岂能坐视不理!」老林苦叹一声,晓得少爷是个空心大萝卜,只得自行掏出一锭银子,朝海上喊道:「朋友,咱们是浙江来的客商,要给魏宽魏老爷子拜寿,请准入港。」说着便将银子扔了过去。舢舨上的汉子接住了,便又挑起长长的竹竿,但见竿上绑缚了一面锦旗,从舢舨下远远送来,另以汉语喊话:「朋友!把布旗悬到你们的桅杆上,跟着咱们来。」

眼看那旗上绣了一只云燕,旁书「烟岛北震字港庚午埠」,众人心下醒悟,才知这些人是烟岛的舵头,专引客船进港泊船。想来烟岛上贸易繁盛,各国商船若想来岛上买卖,定得交上这笔过路财,否则一切免谈。

在小舟的带领下,大船缓缓进港,只见四下满是商船,或大或小,有新有旧,只是来者不分中外,船上都悬了布旗,上绘一只云燕,想来也都交过了买路钱。

不孤子舔了舔嘴唇,只觉这生意颇为好赚,便拉住了老林,附耳道:「这进港一回要多少钱?」老林附耳道:「这不是算次数的,是算天的。泊船一天要龙银三十两。」众人闻言,莫不倒抽一口冷气,连天绝僧也是双手合十,颂念「阿弥陀佛」,想来这价钱当真贵得离奇,再不请佛祖开恩、大降慈悲,却该如何?

商船沿途而过,直望「震字港庚午埠」而去,点苍小七雄站在船头,沿途喃喃来数:「一艘、两艘……一百一十二艘……一百七十一艘……」不过半晌,便已数到了两百艘船,看每艘船一日得交三十两,一天内便得六千两龙银,想来这魏宽真不愧是「元元功」传人,敛财功夫与杀人本事同高,这会儿不必动上一根手指头,便已收下了金山银山,当真羡煞人了。

舢舨一路引领,大船也已缓缓靠向岸边,只见港边立了木招,写着「烟岛北震字」,泊船处另有一面木招,见是「庚午埠」,崔轩亮左顾右盼,但见此地早给船只泊得满了,船舷右方停着一艘商船,正是方纔见到的大食船,水手们头裹白巾,身穿白袍,忙进忙出,全在扛货下船。船舷左侧另有一艘船,甲板上却不见货物,只站了一群男子,人人足踏木屐,腰悬长剑,全不像商人打扮。

崔轩亮微感纳闷,凝目去望,却见这艘船的桅杆高悬了一道旗帜,正面绘了一朵菊花。忙道:「这……这是哪国的船?」王魁道:「这是东瀛人的船。」崔轩亮讶道:「你……你怎么知道的?」王魁指着对面桅杆,笑道:「瞧,这东瀛人以菊花为记。十六瓣菊是日本皇徽,八枚菊则赏赐给地方大名。

你瞧他们的菊花共有几瓣?」点苍小七雄兴冲冲来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八瓣!」王魁笑道:「瞧,这是八菊花,这自然是东瀛大名的船了。」崔轩亮茫然道:「大名?名气很大么?」王魁颇知东瀛事,当即解释道:「大名就是武家诸侯,便像咱们的关内侯一样。」崔轩亮哦了一长声,凝目去望,只见菊花王纛迎风飞舞,一旁另有面较小的旗帜,上有徽章,见是个八角形,内有三条杠,活像个「三」字。他咦了一声,道:「那……那个『八角三』又是什么?」

这一问便把王魁问倒了,他沈吟半晌,辨认不出,只得转望天绝僧,道:「老弟,这是哪一家武士的家徽,你认得出来么?」家徽又称「家纹」,乃是各地大名的徽章,各以天光山川、花鸟兽形为记,可说无奇不有。天绝僧走到船舷,细望那面旗帜,当即道:「这是河野武士的家徽。」王魁喃喃地道:「你……你怎么认出来的?」天绝僧道:「幕府的徽章是两条杠,称作『二引两』,你看到的三条杠称为『折敷三文字』,应是河野家的认记无疑。」崔轩亮听得昏昏欲睡,便道:「河野武士?那又是干啥的?」天绝僧道:「河野家是东瀛最为骁勇善战的武士。据说他们精通剑道,曾在『鹰岛』击败过忽必烈的大军。」

不孤子听了半晌,忽道:「这些人可不像做买卖的,上烟岛来干啥?难不成是来给魏宽拜寿的么?」天绝僧目望河野家的家徽,只是沈吟不语,却在此时,大船已然稳稳靠港了,岸上几名汉子走了过来,先将船系牢了,随即搭来了行板,以汉语喊道:「客倌们,可以下船啦。」崔轩亮原本哈欠连连,一听此言,登时大声欢笑,便拉着点苍小七雄,喊道:「走了!走了!咱们下船玩耍吧。」一众小道士欢呼起来,正要簇拥着大少爷下船,谁知脚步才动,却给老林拦住了,听他道:「少爷别走,咱们还有正事要办。」

「正事?」崔轩亮一辈子没干过正事,乍听这两个字,自是一脸狐疑,老林咳嗽两声,道:「少爷,咱们舱底下还堆了货,都是烟岛的一位老爷子订购的。他姓尚,是琉球人士,住在岛东的『舜天王街』,咱们都叫他尚六爷。」崔轩亮叹道:「好啦,知道了,再来呢?」老林拿出厚厚一迭纸,道:「这是尚六爷亲自写的契状,咱们一会儿得带着合同,把货运过去。待得点收无误、银货两讫了,那才算没事。」崔轩亮听得苦差事缠身,自感心烦不已,便求饶道:「你们……你们自己不能去么?为何定要我陪着?」老陈走了上来,冷冷地道:「少爷!这些货款都是现银,不能假手外人,过去都是二爷亲手点收的,现下他生病了,你再不去帮忙收钱,咱们还能找谁?」崔轩亮叹道:「知道了、知道了,还有别的事么?」

「有。」大批船夫来了,当前一人名叫老黄,听他急急说道:「少爷一会儿收了钱,劳烦再去找间可靠客店,安排二爷住下,我和老赵、老李会去守着财物,免遭小偷……」「对了对了。这儿还有件事。」说曹操、曹操便到。

这老赵才给点了名,立时便出现了,听他道:「船上米粮清水都没了,少爷您等会儿收了钱,可得过去添购。」「没错。」老赵走了,这会儿老李也来现身补充了:「少爷,您一会儿找好了客店,得拿着二爷的名帖,先去岛上的『魏庄』一趟,通知魏岛主的管家一声,让他们知道二爷来了……」「好啦……好啦……烦都烦死了……」崔轩亮苦不堪言,心里千百遍地叹息,他用力抓了抓头,道:「货呢?在哪儿?」老陈笑道:「少爷别急,这就扛出来了。」嘿嘿苦力声传来,船夫们一个个汗珠滚动,驼背弯腰,从舱下扛出一箱又一箱货品,看重的是铜钱,须得三五人合力来抬,轻的则是瓷器花瓶,另还有些缎带衣料,漆器乐器,也都装在木箱子里,好似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