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天下第一 第五章 封剑归隐(第2/8页)

众人胡思乱想间,宁不凡却已伸手出去,从第二只铜盘取过长剑,道:“此剑名唤‘勇石’,自我正式习剑以来,三十年从不离身。今日宁不凡特此封印,使其永不出鞘。”

长剑封印,便如盖棺入冢。宁不凡轻抚长剑,平庸的脸上现出了一阵伤感,华山门下更是神情悲凉,就连华山双怪这等狂妄滑稽的人物,也都在暗自垂泪。山上举行大典,本该喜气洋洋,可宁不凡一旦引退,华山日后少了这位高手主持门户,定会失色不少,也难怪这些门人弟子脸色这般愁苦了。

只见宁不凡眼光向地,似在回想往事,识得他的宾客无不心有所感。众人感慨之余,纷纷抬头仰望屋梁,只见那梁上兀自悬着两面锦旗,一书“长胜八百战”,一书“武艺天下尊”,想起宁不凡十八岁出道,打遍天下无敌手,哪知世事变幻,沧海桑田,这位高手终也到了退隐的一刻。

宁不凡默然垂首,良久无言。过了好一阵子,彷佛大梦初醒,他叹息一声,转头看向苏颖超,道:“此剑伴我行走江湖,如同亲人。待我归天之日,请苏掌门将此剑置入棺木,以作陪葬。”此时华山名义上的掌门已是苏颖超,宁不凡便以掌门之名相称,丝毫不少礼数。

苏颖超听师尊如此吩咐,心中大恸,霎时落下泪来,哽咽道:“弟子凛遵师尊谕旨。”

宁不凡不再多说,伸手一招,人群中走出一名弟子,右手端着烛台,左手提了只金盒,那盒里却盛着火漆。那弟子将蜡烛在金盒下一烤,不多时,便将火漆烤软,连盒交在宁不凡手中。看来宁不凡便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以火漆封印佩剑,使“勇石”再不能出鞘。

宁不凡左手持剑,右手提起金盒,面向宾客,朗声道:“诸位若无异议,本人就此封剑。”

要知封剑等于自废武功,从此不能再与人动手,也是如此,一个人若要退隐江湖,需得所有恩人仇家一并同意,那才能真正封剑洗手。倘若恩怨未了,封剑之举便形同自杀,非但恩人不能谅解,仇人更会趁机将之杀害,是以宁不凡广邀天下英雄前来见证,便是要同道谅解他退隐的苦衷。只要满山宾客尽皆同意,日后若还有人找他麻烦,那便是天下武林的公敌了。

眼看无人阻拦,宁不凡朗声道:“既然大家别无吩咐,不凡就此退出江湖,从此不问世事。”说话之间,便要将火漆倾在剑鞘上。

忽听一人喝道:“且慢!”

这声音也不甚响,却令众人耳中生鸣,料来发声之人定是内力深厚之辈。众人想道:“好啊!终于有人出来挑战了!”

只见一名道士飘身而下,身形甚是飘逸。此人仙风道骨,一对眸子温然纯正,却是武当山的道士元易。众宾客见武当高手出阵,都知双方势均力敌,想来有好戏看了。

杨肃观长眉一挑,转头看向韦子壮,低声道:“韦护卫,贵派师兄是否心存豪情,想与宁不凡争这天下第一么?”

韦子壮摇了摇头,道:“杨郎中说笑了。我师兄只是不忍英雄埋没,这才出言劝阻,绝不是有什么私心。”

杨肃观哦了一声,这才放下心来。

武当高手下场,宁不凡微微一笑,将长剑火漆交给弟子,拱手道:“道长有何指教。”

元易道:“宁先生武功冠绝天下,正是方今武林的泰山北斗,一言一行,向来动见观瞻,足为同道表率。如此身居要津,宁先生无病无痛,却忽尔宣称退隐江湖,岂不令天下同道心冷?贫道今日斗胆,想请宁先生暂止封剑之举,留待日后再议。”

耳听元易说话正气凛然,果然是为武林正义打算,倒不是来出手挑战的,几名老沉持重之人纷纷点头。只是场中有不少人一心要看高手凶杀,一听元易无意挑战,猛打个哈欠,无精打采的听着。

宁不凡听了元易的劝阻,却只淡淡一笑,道:“道长教训的是。不过在下一来体弱多病,二来厌倦刀头舔血的日子,归隐心意已决,亦无变卦之理。此番苦心,还乞道长谅解。”语气坚决,却是回拒了元易的一番盛情。

元易摇了摇头,叹道:“宁先生一身大好本领,不来救助世人,只想着山林之乐,贫道夫复何言?”说着叹息一声,一拱手,便返回座位,不再多说什么。

华山门下听了掌门的回话,知道退隐一事无可挽回,不禁叹了口气。其余宾客的神情却是大异其趣,有的听宁不凡执意退隐,直是喜上眉梢,有的摇头不语,似感惋惜。种种神态,却是不一而足。

今日上山的宾客虽然门派不同,但用心却只两种,第一种人多半是正道人士。这些人不愿现状动摇,自不想宁不凡无端退隐,存的多是劝阻之心,便如武当山的元易一般。第二种人多是新兴门派的领袖,宁不凡退隐也好,复出也罢,他们毫不关心。这帮不速之客摩拳擦掌,就想打败宁不凡,早些功成名就。

这帮人中,自以号称“剑神”的卓凌昭武功最高、筹划最久,颇有势在必得的气势,不过放着正道高手在此,自也不容这群人放肆了。

杨肃观冷眼旁观,心中推想:“宁不凡退隐之后,卓凌昭定会上前挑战,不如请灵定师兄出手,一次把场面镇住了。也好与昆仑山一决高下。”今日少林高手虽只寥寥三人上山,但个个武功高强,不论单打独斗或是车轮大战,己方都无落败之理,当下便细细谋划起来。

元易回座,再也无人打扰,宁不凡便向众人道:“诸君若无异议,在下此刻便要退隐,希望诸位成全。”说话间望着众人,只要无人说话,他便要把火漆倾下,只等封印长剑,终其一生,再也不能动剑比武了。

便在此时,忽听门外一人大叫道:“没我的许可,你决计不可退隐!”

众宾客听这人说话语气十分狂妄,不由得吃了一惊,讶异之余,便往观门看去。

只见大门口人影一闪,一名老者当前冲了进来。这老人白须白发,满面红光,身上穿着件绣金大红袍。他甫进厅内,便朝宁不凡手中长剑抓去。这一抓法度严谨,功力老辣,竟也是个武功高手。

众宾客心下一凛,暗道:“这人武功好强,他是谁?”众人往门外瞄去,猛见一顶八人大轿停在观外,看来此人定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却不知是何方神圣。

宁不凡侧身避开那老者的一抓,跟着伸手挥出,挡住那老者手臂,苦笑道:“琼老爷,你就让我退隐吧,何苦再为难我呢?”

众宾客听得这老者姓琼,都是面色茫然,一时纷纷打听。卢云听这老人姓琼,却不晓得来历如何。他知秦仲海人面甚广,便问道:“这老先生是谁?怎地这般大的火气?”